<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呼兰三中康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及两者的产生条件;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提炼出模型的能力;增强学生能在多种情景中找出问题的实质的能力;学会同学间交流与合作、学会参与小组活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设置情景和热情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提问,勇于创新;借助课堂小实验、多媒体课件和丰富的网上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3过程与方法:1)在实验中感知超重和失重现象,2)在创设情景中揭示现象的本质,3)在练习中让知识得到应用[教学重点]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教学难点]实验的准确性,理论推导[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引入课题(刘伯明太空看书)二、实验1、观察演示器初步了解视视重,超重,失重2、自己动手实验感知超重和失重三、理论探索:物体对体重计的压力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假设运用(向上或向下,加速或减速),选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支持力的表达方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压力的变化进行判断。1.随电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F支-mg=ma可得:F支=mg+ma>mg由牛顿第三定律:F压=F支(大小)F压=mg+maF压>mg2.随电梯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mg-F支=ma可得:F支=mg-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