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学习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3.通过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体会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阅读65页至67页,回答以下问题①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假说:19世纪末,欧文顿做了500多次试验,实验现象:凡是可以溶于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假说:膜是由组成的。②分离细胞膜,分析膜成分,推理膜结构:20世纪初,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和。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面上铺展成单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是红细胞的倍。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③分离细胞膜,分析膜成分:推理膜结构除了脂质外,也是细胞膜的成分。20世纪40年代:脂质两边覆盖着蛋白质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三层(暗——亮——暗)结构,他提出生物膜模型:艘有的生物膜都是由三层结构构成。④对假说的质疑和修正: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性。1972年,由和提出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阅读67页,回答以下问题基本支架:(具有性)1、生物膜的结构蛋白质:(也可以运动)2、膜的结构特点:(因为:磷脂是轻油般的流体,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运动的)3、膜的功能特性:(体现为:水分子可以,和也可以通过,而、、则不能通过。(三)细胞膜外表1、糖被成分:作用:、、也与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2.糖脂:成分:三、达标测试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的亚显微结构;1(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分别、、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A.一层磷脂分子B.磷脂双分子层C.磷脂和蛋白质D.两层蛋白质分子3..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与细胞膜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相适应,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C.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布不对称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5、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了()。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