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习题课题:《两种电荷》习题讲课教师:学科:物理课时:1总课时数: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加深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情感态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摩擦起电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可使玻璃棒带电;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也会带电。你是怎样认识到它们所带的电荷是不同的?2.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_______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3.实验室常用的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A.摩擦时原子核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B.摩擦时核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C.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D.摩擦可以创造电荷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通草球用丝线悬挂着,当乙球靠近甲球时,两球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或都带正电6.有4个轻质小球A、B、C、D,已知C带正电,A与C相互吸引,A与D相互排斥,B与D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带负电,D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B.A带负电,D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A带负电,D带负电,B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认真审题培养学生审题能力D.A带正电,D带正电,B一定不带电7.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装运汽油为什么不准用塑料桶,而要用金属桶?8.小明参观科技馆时,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如图所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板书习题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