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2.1工程概况2.1.1工程简介特大桥全长845.348米,跨径布置为3×30+3×35+5×30+2×54+3×30+15+14×20OY。上部结构主跨采用2×54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跨铁路线采用3×35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配跨采用3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结构及平均跨径为15米的异形简支梁结构。下部结构主跨采用实体墩,桩基础;配跨采用双柱式桥墩和扩大基础;0号桥台采用U型台扩大基础,31号桥台采用肋式台,桩基础。道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结构。2.1.2设计标准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18.5米;设计荷载:汽车-20,挂-100;断面布置:2×[0.5(护栏)+8.0(行车道)+0.5(护栏)];内河通航标准:Ⅴ级,航道尺寸:46米(净宽)×8米(净高);电气化铁路干线通行净空不小于7.96m。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Ⅵ度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1/100。2.2施工总体部署2.2.1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安全质量部、工程试验室及综合办公室6个职能部门及3个项目队,详见组织机构框图。各部门职责分工如下:工程技术部:负责调度、技术、计划、预算、成本控制等工作。财务部:负责财务、资金及其管理工作。安全质量部:负责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等工作。工程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检验、工程检测、试验、计量等工作。物资设备部:负责机械设备的调拨、检修、保养、物资的采购及管理等工作。综合办公室:负责后勤、医疗卫生及治安等工作。2.2.2任务划分综合项目队设在10号桥0号台线路左侧,负责路线起点K24+300~湄池大桥0号台K25+175.956段路基、桥梁、路面及附属等工程施工。桥梁一队设在K25+220湄池大桥右侧,负责湄池大桥0号台~11号墩间全部桥梁工程及附属工程的施工。桥梁二队设在K26+000湄池大桥右侧,负责湄池大桥12号墩~路线终点K26+181.037段全部桥梁、路基、路面及附属等工程施工。2.3施工目标及各分项工程进度计划2.3.1施工目标2.3.1.1工期目标开工日期:2006年5月1日。竣工日期:2007年10月31日。计划工期18个月,按招标文件工期要求完成全部工程。2.3.1.2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良。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全标段工程总评争创省优质工程。2.3.1.3安全目标杜绝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杜绝汽车行车重大责任事故;杜绝高压锅炉爆炸事故。2.3.2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根据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及业主对工期的要求,充分考虑我公司拟投入的人员、机械、技术力量和从前施工过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以及本地区季节、气候对工程的影响,本着对工程质量负责的原则,对各主要分项工程工期安排详见表2.3-1。表2.3-1主要工程项目工期安排序号工程项目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工期(月)备注一施工准备2006.5.12006.5.150.5二路基填筑2006.5.162007.5.3112.5三防护及排水2006.10.12007.9.3012四桥梁1桥梁基础2006.5.162006.12.317.52桥梁墩台2006.9.12007.4.3083桥梁预制2006.10.12007.6.30104桥梁架设2006.12.12007.8.3195桥面工程2007.8.12007.10.3132.6总体施工方案2.6.2桥梁工程钻孔桩采用冲击钻机成孔,垂直导管法灌注水下砼,残碴经沉淀后运至指定地点弃放。墩身及盖梁采用厂制定型钢模,并根据墩身高度的不同配备一定的调节模板拼装。台身模板采用大块高强塑面竹胶板加方木框,现场制作拼装,刚性框架加固,不设对拉栓,以保证表面整洁。桥梁预制在预制场集中制作,外模采用定型设计厂制大钢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设计为便拆式支撑体系,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板梁采取汽车吊架设。箱梁及T梁采用架桥机架设。桥面铺装采取分段、全幅施工,机械化作业,分段设在桥面伸缩缝处。钢筋采用集中制作,现场绑扎。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搅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水平运输,吊车垂直运输或砼输送泵车泵送入模,当混凝土灌注高度大于1.5m时,使用串筒以防止混凝土下落过程中离析。2.7主要施工方法2.7.2桥梁工程施工本合同段设桥梁2座,其里程及设计概况详见表2.7-03。具体施工方法如下:表2.7-03桥梁一览表序号桥名跨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