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五年级语文《天山之夏》教案模板小学五年级语文《天山之夏》教案模板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积累相课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育课文。3、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感觉美的熏陶。同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想象,读中感谢悟,自主学习、探究沟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二、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难点:学习作者如何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三、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课件。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漂亮的江南,江南的山水真是奇异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概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北国的新疆风光同样令人陶醉,那里有盛产水果的吐鲁番盆地,奇妙的火焰山,还有令人神往的天山。作家碧野描写的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今日就主我们随同碧野,一起走进天山里去欣赏一番那里迷人的景色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老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是亚洲山系之一,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亮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漂亮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的旅游胜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让我们带着对天山的向往来读读课文。(1)用自己喜爱的符号划出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2)天山之夏是否和我们这里一样炎热呢?(3)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假如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爱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3、学生生字词,理解词语(1)学习生字:读准下列字音白缎(duàn)山涧(jiàn)俯(fǔ)视马蹄溅(jiàn)起绵延离鞍(ān)飞泻(xiè)峭(qiào)壁白莲(lián)萦(yíng)绕矫(jiǎo)健荡漾(yàng)新疆(jāng)漏(lòu)下洄(huí)水涡戈(gē)壁滩白皑皑(ái)五彩斑斓(lán)五彩缤纷(2)多音字盛:shèng茂盛chéng盛饭饮:yǐn饮水yìn饮马奇:qí奇怪jī奇数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叠(3)理解词语峭壁:陡直的山崖。俯视:从高处往下看。本课指坐在马鞍上看饮马溪。斑斓:灿烂多彩。本课指溪水中水石色彩绚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曲折:形容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本课用来形容原始森林绵延不尽。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本课形容溪水起伏动荡的样子。重重叠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本课用来形容森林中树木很多,又很茂密的样子。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本课指山中野花的色彩艳丽而繁多。矫健:强壮有力。本课指马强壮有力。绚烂:灿烂。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是按移步换景即地点变换的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请你找找课文中的脉络句?——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部分(1)全文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第二部分(2)写作者骑马进入天山所看见的景色。第三部分(3)描写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第四部分(4-6)描写森林深处的花和牧场。四、学生再读课文,感悟静美1、天山之夏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作者描写了天山的“静”美。1、课文写天山的“静”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寂静”“幽静”、“风平浪静”)2、作者具体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