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压式不锈钢施工技术质量交底记录NO:建设单位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周工程名称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交底日期交底地点施工现场会议室交底部位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实训楼给水管引用规范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交底内容:一、材料准备1本工法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及管件,管道主要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304),耐腐蚀性能要求高的地方采用0Cr17Ni12Mo2(316)或00Cr17Ni14Mo2(316L)。密封材料牌号:氯化丁基橡胶(CIIR)。公称压力1.6Mpa,工作温度-20℃~110℃。2材料应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和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3管材的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裂痕、凹陷。管件应完整,无缺损变形。管材、管件上应标明规格、公称压力、生产厂名或商标。二、机具设备主要机具为液压钳、割管器、六角量规、扳手、台钻、压力工作台、砂轮切割机、电锤等。薄壁不锈钢管压接主要机具见下图:六角量规手动液压钳(便携)三、操作工艺1,施工流程2,施工准备;2.1施工机具、材料、施工人员、现场施工用水、用电都已到位;2.2管路堆放处要平整、严禁与碳钢材料接触(避免发生电化学反应)。2.3核对图纸,检查管道布置是否与结构、其它专业管道有交叉、矛盾的情况,2.4核对管道预埋件、套管位置、标高、坐标是否正确。3,管道支架制作与安装3.1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3.2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3.3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隙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4无热伸长的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3.5有热伸长的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3.6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3.7公称直径不大于25mm的管道安装时,可采用塑料管卡。采用金属制作的管卡或支架时,应在管道与支架之间加塑料带或橡胶等软物隔垫。3.8薄壁不锈钢管固定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固定支架宜设置在变径、分支、接口及穿越承重墙、楼板的两侧等处。3.9不锈钢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3.94、管道连接4.1使用切管工具切断管子,为避免刺伤封圈,请使用专用除毛器或锉刀将毛刺完全除净。4.2使用画线器在管端画线做记号,以保证管子插入长度,避免造成脱管。4.3将管子笔直地插入管件内,注意不要碰伤橡胶圈,并确认管件端部与画线位置相距3mm以内。图4.34.4把封压工具钳口的环状凹部对准管件端部内装有橡胶圈的环状凸部进行封压。图4.44.5用六角量规确认尺寸是否正确,封压处完全插入六角量规即封压正确,避免封压工具出现不良。图4.55.管道敷设5.1管道明敷时,应在土建工程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5.2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及其它附件位置等的施工草图,在实际安装位置作好标记,按分段量出管道实际尺寸,按此进行预制加工。5.3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编号搬运到安装位置依次排开,然后按顺序安装管道,管道安装按干管、后支管的顺序进行。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净距不小于100mm。5.4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管道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5.5当管道平行敷设时,薄壁不锈钢管道宜设置在镀锌钢管内侧。5.6管道穿越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1)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2)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3)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5.7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序多,交叉作业频繁,隐蔽工程质量监督、管道试压及发现管壁破损补救困难,所以管道不得浇注在结构层内。5.8屋面及管道井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接地。5.9嵌墙敷设的管道宜用覆塑型。埋地敷设的薄壁不锈钢管,其管材牌号宜采用0Cr17Ni12Mo2(316),并应对管沟或外壁采取防腐措施。6、管道强度试验6.1管道强度试验前,应检查系统管道各接口、节点是否已完善,管道支架是否牢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