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化学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等电点:当氨基酸或蛋白质在溶液中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此时溶液的pH值即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等电点。2、肽键: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3、氨基酸残基:多肽链中每个氨基酸单位。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由于肽键平面的相对旋转构成的局部空间构象。6、蛋白质变性: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的过程,但并未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7、亚基:在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中,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为一个亚基。8、沉降系数:对于特定蛋白质颗粒,其在重力场中的沉降速度与离心加速度之比为一常数,称为沉降系数。9、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10、茚三酮反应: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的反应。二、填空1、蛋白质的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当蛋白质处于某一pH值溶液中时,它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此时的蛋白质成为(兼性离子),该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2、标准氨基酸中,含羟基的氨基酸是丝氨酸、(苏氨酸)和(络氨酸);3、酸性氨基酸有(谷氨酸)和(天冬氨酸);4、蛋白质颗粒表面的(同种电荷)和(水化膜)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5、稳定蛋白质的次级键主要包括(氢键)、(盐键)和疏水作用等;6、在pH6.0时将一个丙、精、谷3种氨基酸的混合液进行纸上电泳,移向正极的是(谷氨酸),移向负极的是(精氨酸);7、球状蛋白质中有(极性)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常位于分子(表面)而与水结合;8、沉淀蛋白质的主要方法包括(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重金属盐沉淀和生物碱试剂沉淀;A、7.2B、5.9C、7.14D、10.79、氨基酸与茚三酮的反应为(a-氨基)和(a-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10、B-转角结构主要存在于(球状)蛋白分子中,由(4)个连续氨基酸残基构成。三、判别正误(x)1、生物体内只有蛋白质才含有氨基酸;(x)2、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P)3、蛋白质分子中个别氨基酸的取代未必会引起蛋白质活性的改变;(P)4、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的分子病,其病因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个谷氨酸残基被缬氨酸残基所置换;(x)5、在蛋白质分子中,只有一种连接氨基酸残基的共价键,即肽键;(P)6、蛋白质多肽链主链骨架由NCCNCCNCC...方式组成;aaa(x)7、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a-碳原子;(x)8、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7)9、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x)10、蛋白质的变性是其立体结构的破坏,因此常涉及肽键的断裂。(x)11、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都有运送氧的功能,因它们的结构相同。(x)12、可用8mol.L-1尿素拆开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7)13、某蛋白质在pH6时向阳极移动,则其等电点小于6。(x)14、所有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的化合物。(7)15、构型的改变必须有旧的共价健的破坏和新的共价键的形成,而构象的改变则不发生此变化。四、单项选择1、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为(C)。A、三级结构B、缔合现象C、四级结构D、变构现象2、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a-碳原子处于(C)。A、不断绕动状态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C、同一平面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3、甘氨酸的解离常数是pK]=2.34,pK2=9.60,它的等电点pl是(B)。4、肽链中的肽键主要是(C)。A、顺式结构B、顺式和反式共存C、反式结构D、不一定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B)。A、静电作用力B、氢键C、疏水键D、范德华作用力6、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B)。A、一级结构改变B、空间构象破坏C、辅基脱落D、蛋白质水解7、下列氨基酸中,(D)可使肽链之间形成共价交联结构。A、MetB、SerC、GluD、Cys8、在下列所有氨基酸溶液中,不引起偏振光旋转的氨基酸是(C)。A、丙氨酸B、亮氨酸C、甘氨酸D、丝氨酸9、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D)。A、全部是L—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