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导学案(岳麓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道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对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的学习,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特点;知道郡县制,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过程与方法:以上一节课学校过的有关内容导入新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民间故事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究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它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使学生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对今天中国的政治改革仍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教材分析】: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主要讲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的所形成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生活还存在影响,老师要联系现实,要力求规范和透彻地讲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为今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情分析】:本课程的一些基本内容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接触,学生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而且通过第一课,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了初步认识,事先在心理和知识上有所准备,拿到新教材更有趣味,教师要因势利导。【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确立【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确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教学工具】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教材小字部分关于东周王室窘迫情形的描绘,认识周王室与诸侯力量对比的变化,认识周王室与诸侯关系的变化,加深对“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一历史结论的理解。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反映出宗法分封制度已经无法维持,原有的政治体制走向崩溃,社会大变革时期已经到来。2.春秋大国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春秋时期,随着周王不被重视,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的控制权,经常以“尊王”为旗号邀集诸侯发动对有“僭越”行为的诸侯的战争。在此过程中,发动战争的强大诸侯事实上起到了号令诸侯的作用,他们往往通过会盟的形式迫使其他诸侯承认其“霸主”地位。这些强大诸侯名义上是“尊王”,实际上是从周王手中夺取对诸侯的控制权。(2)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卿大夫夺位,彻底打破了周朝分封的统治秩序。导入:(3)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发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为了打败对手,必须想方设法增强国力。而要想增强经济和军事力量就必须改革内政。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的出发点是实现富国强兵,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变法的结果是逐渐废除奴隶制,建立封建制度。[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1)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政治经济改革,是秦国能够发展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2)秦的统一:经过100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秦王朝政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