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之七》助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散文诗;2.通过品读分析,说说对文中荷叶形象的理解从而感受母亲对女儿的爱;3.联系生活体验,写写自己对母爱的感受。【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散文诗;2.通过品读分析,说说对文中荷叶形象的理解从而感受母亲对女儿的爱;【教学难点】1.通过品读分析,说说对文中荷叶形象的理解从而感受母亲对女儿的爱;2.联系生活体验,写写自己对母爱的感受。【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你要记住的字词和解释:姊zǐ妹:姐妹花瑞ruì:花儿预兆的吉祥菡hàn萏dàn:指未开的荷花,即花苞。徘pái徊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欹qī斜:倾斜、歪斜。慈怜:慈爱怜惜荫yìn蔽bì:遮蔽2.熟读课文,初步感受荷叶的形象以及文中的情感。3.关于冰心以及散文诗。冰心(1900.10.05-1999.02.28),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教学过程:1.听读课文,概括文中主要所描绘的画面。2.请找出文中具体表现荷叶形象的语句,作简要地分析。3.从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语句,结合文本,联系生活,用心体验,用情解读,谈谈你的感受与理解。5.仿照文章的最后一节,表达对母爱的依恋与赞颂之情。母亲呵!你是,我是,。母亲呵!你是,我是,。6.推荐阅读:告别(泰戈尔)是我要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上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他一同闪进了。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直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趁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地,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当杜尔伽节,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在你心头震荡。亲爱的阿姨带了杜尔迦节①礼物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要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注释①杜尔迦节印度宗教节日思考:1.“我”分别化作什么来到母亲眼前?“我”为母亲做了些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呢?2.文章最后一句“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你是怎样理解的呢?《母爱是一本书》冰心,原名谢婉莹。这位多福高寿的著名作家,从“五四”开始步入文坛,一直辛勤耕耘了70余载,著作等身。人们不难发现,在她的作品中展现得最多的是那温馨的母爱之光。冰心的母亲名叫杨福慈。1871年,杨福慈出生在福建一家世代为学官的书香门第。她的父亲与福州城内道南祠办书馆的谢銮恩是好朋友。在杨福慈9岁那年,杨、谢两位长辈在谈诗论文兴奋之时,缔结为“儿女亲家”。杨福慈19岁时做了谢葆璋的新娘。谢葆璋当时是北洋水师的一名军官,与她可谓是郎才女貌,和睦幸福。冰心是这对夫妇唯一的女孩儿,她曾经有两个哥哥都夭折了。算命先生曾对杨福慈说:“太太,你的命里是要先开花后结果的,最好能先生下一个姑娘,庇护以后的少爷。”因此,冰心的降生使大家如愿以偿。在她之后,3个男孩儿接踵而至,组成了一个和睦温馨的大家庭。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杨福慈都住在谢家宅子里。谢家人多,整日宾客盈门,谢葆璋婚后不久就出海远征。她一方面要忍受别离的痛苦,一方面则挑起了家务重担。无论怎样忙乱,她的微笑从没离开过嘴角。杨福慈治家有很高的鉴赏力,屋子里的陈设、园林的布局,还有个人的衣饰、颜色,只要经她调配就新颖不俗。特别要提及的是,杨福慈的女红堪称一流。日常,冰心的父母和他们兄弟姐妹4个都穿布衣,那合体的衣衫都是她缝制的。每近年关,她还给谢家每人缝制一件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