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3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3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3页
3/3
第16课《三国鼎立》李仕才第16课《三国鼎立》【情景导入】三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三国的人物声名显赫,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也很多,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次三国知识竞赛,看看大家对三国知识究竟了解多少。1.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周瑜打黄盖,;关公面前耍大刀,;刘备借荆州,2.下列成语的谜底均为三国人物,请你猜一猜:凿壁偷光,;孔雀收屏,;展翅翱翔,;学习目标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在官渡、赤壁一胜一败的原因分析【基础知识一览】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黄河中下游的和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2、时间:公元年,作战双方:和。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基本上统一了。二、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的地盘。2、时间:公元年,作战双方:和。3、结果:以少胜多,打败了。三、三国鼎立1、背景: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_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_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三国鼎立: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_,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_。222年,孙权称王,后在229年于_称帝,国号吴。3、三国经济的发展(1)魏国:兴修_,继续实行_。(2)蜀国:以_治国,赏罚分明;减轻_,兴修_,鼓励_;对少数民族采取_政策,加快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3)吴国:组织农民_,推广中原的先进_;_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_(现在的台湾),加强了的联系。【学习小窍门】列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列表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特点官渡之战200年官渡曹操与袁绍袁绍战败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以少胜多赤壁之战208年赤壁曹军与孙刘联军曹操战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学习小结】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并且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但结局却不同,结合所学内容尝试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通过分析对你有何启示?2.曹操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曹操?参考答案【基础知识一览】一、官渡之战:1.互相混战袁绍曹操2.200袁绍曹操3.袁军北方二、赤壁之战1.北方孙权江东刘备2.208曹操孙刘联军3.孙刘联军曹军三、三国鼎立1.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2.汉献帝蜀汉建业;3.(1)水利屯田(2)法赋税水利养蚕织锦安抚(3)屯田垦荒耕作技术造船业夷洲大陆和夷洲【学习小窍门】1.官渡之战中,曹操处于劣势,袁绍自以为兵多将广,骄傲轻敌,不虚心听取部下意见,而曹操却虚心听取了许攸的建议,采用了正确的战术打败袁绍;而到了赤壁之战中,曹操兵多将广,处于优势,但是骄傲轻敌,而孙刘联军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联合起来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所以轻易地打败了曹操。启示:骄兵必败2.曹操能谋善断,“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他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诗作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