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明清的科学技术学习目标掌握明朝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阅读课文做下题1、明长城:东起,西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2、北京城: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三个部分,它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宫城(故宫),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3、李时珍:《》,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4、宋应星:《》,总结了明代和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的生产面貌,强调。此书被译成多国文字,外国学者称它为“”。5、徐光启:《》,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合作探究完成书上111页的思考与讨论。达标测试1、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造新的北京城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帝D.康熙帝2、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某世界文化遗产评价道:“她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她以园林景观和……9000多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该世界文化遗产指()A.都江堰B.颐和园C.长城D.故宫3、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4、李时珍参考了近千种著作,行走了近万里路,访问了上千个人,花了二十七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写成了()5、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①张仲景②华佗③李时珍④宋应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的科学家是()A.贾思勰B.李时珍C.宋应星D.徐光启7、北京城在历史上曾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①秦朝②唐朝③金朝④元朝⑤明朝⑥清朝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8、现存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建成于()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宋朝时期D.明朝时期9.(2015·怀化)“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10.(2015·长沙)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A.制成“麻沸散”B.写成《伤寒杂病论》C.写成《千金方》D.写成《本草纲目》11.(2015·梅州)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右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1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项是()A.《水经注》和《齐民要术》B.《九章算术》和《天工开物》C.《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D.《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3.文化是指人类在科技、思想、艺术、体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1)材料一中,各个学派既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1分)其中哪家学说曾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1分)材料二纵观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历程,16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缺少了像四大发明那样的世界性科技成就,仅仅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这种现象不是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2)根据提示,填写中国古代科技成就:(4分)名称地位世界上保存完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