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通西域》导学案直击考点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的建立课前导学1、汉朝时,西域指的是(今甘肃敦煌西北)和(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2、汉武帝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是公元前,目的未达到。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给匈奴以更沉重的打击;时间是公元前,目的也未达到。张骞出使西域的积极作用: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了巨大贡献。3、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时间是公元前,设置的意义是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知识结构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①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②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难点突破张骞两次通西域有什么意义?1、为汉朝平定匈奴奠定了基础;2、促进了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3、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都护府,管辖西域,从此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课堂巩固1、“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提到的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称为()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2、中原和西域交通的开拓者是()A、卫青B、霍去病C、张骞D、班超3、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经过张骞通西域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A.张骞出使西域B.汉武帝派人去西南夷C.霍去病攻打匈奴D.玄奘印度取经4.张骞第一次赴西域的目的是()A.开辟汉与西域之间的陆路交通B.代表中央政府总管西域事务C.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D.为汉武帝寻找汗血宝马5.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中,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人的()6、2009年7月5日新疆发生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是以热比娅为首的民族分裂分子煽动的,分裂国家的行径不得人心。下列史实中能充分说明新疆地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A、张骞前138年出使西域B、昭君出塞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张骞前119年出使西域7、西汉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并出现了独特的既可用于灌溉又可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这种“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在()A.秦灭六国后B.张骞通西域后C.班超通西域后D.西域都护设置后课后提高1、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B.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D.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2、关于西域都护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域都护建立于公元前60年B.西域都护的建立,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汉朝版图C.西域都护负责管理军事、政治和保护商旅安全D、西域都胡设置后,中原人才吃到葡萄、核桃等水果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共同点是()①都与匈奴有关②客观上促进了西汉和西域的交流③都是为了联合大月氏④两次出使都一样的艰难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右图是西汉茂陵出土的鎏金铜马,它的样子不同于中原马匹,它的出现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张骞通西域B.秦灭六国后C.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D.西域都护设置5、根据右图和“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翦伯赞。他是()A、卫青B、霍去病C、张骞D、班超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汉书·张骞传》载,张骞接受出使西域的使命后,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