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地球上的水价值引领备考定向核心要求核心价值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进一步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根据河流、湖泊的补给形式分析其水文特征;根据洋流的分布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学科素养强化对现实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观察,提升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方面素养关键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必备知识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河流的补给形式、河流的水文特征、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情境高考中本专题知识的“情境”有:以生产生活中的某现象为载体,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某区域为载体,考查河流、湖泊的补给形式及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方式本专题考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难度适中,综合考查考生运用基本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向预测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河流、湖泊的补给形式及水文特征,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考点一水循环和河流特征典型例题剖析指导(2020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水文站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奥尼查年径流量(km3)41302773182年输沙量(万吨)17710035012905800(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试题情景试题以尼日尔河流域图、流域等降水量分布和不同水文站河流流量、输沙量为背景材料,考查河水的水源、河流水文特征等。学科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考查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不同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综合思维:影响河流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补给量及损失量之间的关系,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路引导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1)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及尼日尔河“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说明该地地势平坦。(2)图表分析: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知识整合技能提升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时间(或季节)分配不均,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升高。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不均,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⑤实施人工增雨,增大降水量。(2)不利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的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蓄水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2.河流的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给夏秋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续表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储量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3.河流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