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常见的酸和碱一、旧知回顾1.酸的化学性质有(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碱的化学性质有(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判断下列物质的类别:①生石灰②硝酸③氨水④氯化钠⑤碳酸钙⑥醋酸⑦苛性钠⑧熟石灰⑨硫酸钾⑩干冰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课学习【目标一】归纳已学的酸和碱的通性并能概述,从离子观点了解酸和碱的通性。1.酸中一定含有元素,碱中一定含有元素。2.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溶液里都有,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是因为溶液里都有。3.酸碱盐溶液都有_______性。(酸碱盐在溶液中有导电性,但通常状况下本身并无导电性,如氯化钠固体就不能导电)教师演示:实验10-8物质的导电性⑴酸→________+_________酸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溶液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⑵碱→________+_________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碱溶液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⑶盐→________+_________例1:现有Na、C、O、H四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式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酸:______________;碱:______________;盐:________________结论:总结酸和碱的构成4、课外实验:制作“叶脉书签”制作叶脉书签的操作:(1)选合适(2)将树叶洗干净,放在约10%的,当叶肉呈现黄色后用取出树叶,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3)将叶子平铺在瓷砖获玻璃板上,用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在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此操作中共次水洗。四、课后作业(一)基础题1.我们已经学习很多物质并进行分类,下列各组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氢氧化钠、烧碱、火碱B.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C.盐酸、氯化氢、食盐D.冰、干冰、水.下列物质放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硫酸B.浓氨水C.浓盐酸D.生石灰3.当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A.3%~5%的NaHCO3溶液B.醋酸C.稀盐酸D.硼酸4.下列各组气体中均混有水蒸气,其中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CO、H2、HClB.SO2、CO2、HClC.H2、O2、COD.SO2、H2、CO6.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潮解。在空气中久置一段时间,能生成白色粉末物质,此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向白色粉末物质中滴加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提高题1.如图,将若干正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的种子正在进行______作用消耗____气,放出___气体(2)测定过程中U型管中的______液面下降(填“A”或“B”)2.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可将此混合气体先通过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_3.铜丝表面上常有一层氧化铜,某同学于是把该铜丝放到稀硫酸中浸泡一会,很快铜表面的黑色氧化铜就没有,该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图中在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另取纯的氧化铜粉末做实验)IIIIII(1)你提出的假设是。(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3)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II和III,在II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III中应加入,探究的结果为_________.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g。(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三)拓展题1.(2008年烟台市)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右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