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夏传子,家天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禹建立夏朝;王位世袭制;夏朝的国家机构和统治;商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残酷的奴隶制度;商朝经济的发展;商朝的统治区域;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国家产生初步认识。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采取课堂讨论,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夏朝、商朝经济生活的了解,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创造物质文明的理念。学习体验:【自主学习】(详细阅读教材,完成1、2、3、4、5、6题并加以识记,然后思考7、8题,为课堂合作交流做准备。)1、“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的办法把水引入大海的古代治水英雄是。2、大约公元前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都城在。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3、王位世袭制是从传子,家天下而开始的。4、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是,他是有名的暴君。5、公元前年,建立了建立商朝,定都于。6、公元前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商朝又称。学习小结:(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你们有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7题,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7、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我国远古民众的什么精神?【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各组认真听取,可以质疑,也可进行补充。)【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8、“禅让制演变到王位世袭制的原因是什么?”【归纳总结,构建提升】(学生画知识系统树。)【达标练习,反馈迁移】一.填空题1.大禹治水: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派去治理水患。用的办法把黄河水引入大海,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人们赞扬他治水的功绩,称她为“”。2.王位世袭制的建立:大约公元前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都城在(今)。夏朝的建立,标志着_。3.夏桀的暴政及其灭亡: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因其暴政夏朝走向衰败。4.盘庚迁殷:公元前年,商王将都城迁到(今),后代又称商朝为。二.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者是()A.黄帝B.禹C.启D.伯益2.夏朝的都城在()A.阳城B.殷C.镐京D.牧野3.“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取代禅让制C.分封制取代世袭制D.世袭制取代分封制4.公元前14世纪,把商朝都城迁到殷的是()A.汤B.伊尹C.盘庚D.纣5.商汤灭夏后,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中不包括()A.国君商汤很有才干B.任用贤能C.商汤关心百姓D.迁都到殷6.下面各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的是()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位给伯益D.夏传子家天下7.你认为“公天下”到”家天下“是()A.历史的倒退B.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C.历史的进步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8.“嫦娥奔月“的故事,大约发生在夏朝,夏朝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是()A.200多年B.300年C.400多年D.500多年三.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各是谁?(2)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了怎么样的后果?2.“禅让制”和“世袭制”是我国古代更替首领的两种政治制度,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你比较赞成那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