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理解“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意义及运用2、记住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了解中国共产党为结束海峡两岸的人为隔绝局面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讨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港澳回归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祖国统一的前景充满信心。教学重点1、“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及意义。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1、“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关系。2、台湾问题涉及诸多因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现实难题,祖统一具有复杂性及艰巨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采取多媒体手段,播放香港、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录像,渲染交接仪式情景。由此导入新课。二、题板书与目标展示2分钟1、课题板书2、目标展示(知识目标)三.自主学习与探究10分钟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时间、背景和依据分别是什么?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及意义分别是什么?3、《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和首任行政长官是什么?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四、交流与合作学习7分钟1、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提纲与交流。2、教师巡回指导。五、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时间、背景和依据分别是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一国两制”构想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及意义分别是什么?(“一国两制”,“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提出,为完成祖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联合声明》中分别说明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确定时间,特别提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底的自治权。)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和首任行政长官是什么?(香港:1997年7月1日,董建华)(澳门:1999年12月20日,何厚铧)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不仅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还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8分钟六、课堂检测5分钟1、把党中央多年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概括为“一国两制”的是(C)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2、你认为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祖国的日益繁荣,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七、课时小结5分钟1、“一国两制”构想的背景、目的、依据以及“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及意义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八、课后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一、学习目标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二、学习探索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时间、背景和依据分别是什么?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及意义分别是什么?3、《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和首任行政长官是什么?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