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背景:①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②“两个凡是”观念盛行,“左倾”思想仍在继续〈2〉内容:①肯定“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②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3〉意义:这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意义:邓小平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1.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并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A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B下放权力,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C精简机构,政企分开D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②政治体制改革:A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B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2〉对外开放目的: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1.这次会议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2.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