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苏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图所示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按顺时针方向),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甲图中的b―→a与丙图中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相同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解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比分裂期的时间长得多,按顺时针方向,a→b是间期,b→a是分裂期。一个细胞周期是先有间期,后有分裂期,故一个细胞周期应是a→b→a;扇形面积只表示间期和分裂期的时间比,并不表示具体的时间,甲图中的b→a与丙图中的b→a所占的扇形面积有差异,但所用的时间可能相同;间期DNA复制,DNA分子数增加一倍,但两条染色单体还是由一个着丝粒连着,仍是一条染色体;观察有丝分裂最好选用丁,因为分裂期相对较长,便于观察。答案:B2.[双选]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A.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B.着丝粒未分裂C.细胞膜向内凹陷D.DNA分子正在复制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存在,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及两个DNA分子,细胞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而选项中,A为前期,B为间期、前期或中期,C为末期,D为间期。答案:AB3.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B.分裂期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C.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解析: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属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包括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答案:A4.如图是表示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关于曲线各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若E表示的是分裂末期,则f段的DNA含量和c、d段的相同B.若B到E是分裂期,则b段是DNA复制时期C.若A是分裂间期,a段比b、c段经历的时间长D.若A到E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则c、d段表示的是分裂前期解析:有丝分裂间期DNA加倍后还需要一个短暂的准备期c段,才能进入分裂期,d段表示的才是分裂前期。答案:D5.现有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三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两个时期的6块装片,编成1~6号,已知1,3号为同种细胞,某同学观察结果如下表,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的装片是()编号1与523与64观察结果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细胞膜向内明显凹陷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A.1,2B.2,4C.4,5D.5,2解析: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是动物和低等植物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是植物有丝分裂前期特点;细胞膜向内明显凹陷发生在动物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发生在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答案:D6.如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情况,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B.图2中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D.图2中细胞不存在染色单体解析: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加倍,说明DNA分子完成复制,此时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图2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DE段,图2中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答案:C7.(·天津高考)“”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