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中考说明要求】标准目标水平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A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B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B观察摩擦起电现象A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A【考点梳理】考点一: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用物质的___________来解释。他们还发现:当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________性质会发生变化,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________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________。分子间又相互作用的和。例题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_________,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建立了原子结构的______模型。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又是由_______组成的,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都证实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例题1.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模型.你认为原子内部结构与下列哪个的结构最接近()A.西瓜B.熟鸡蛋C.面包D.太阳系考点三:自然界中只存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例题1.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塑料梳子即能够吸引纸屑,我们就说梳子带了_________,这种通过“梳几下”使塑料梳子带电的方法叫做_________。【链接中考】1.春天,“荷兰花海”花香满园.这一现象表明()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间有吸引力C.分子间有排斥力D.分子做无规则运动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A.一切物质的分子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间隙3.下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A.花开时香气扑鼻B.扫地时尘土飞扬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5.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可以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6.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A.失去一些电子B.得到一些电子C.失去一些质子D.得到一些质子7.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8.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B.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9.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全国各地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人们在远处就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是现象;当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可以将火调小题7图些,这是因为。10.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等于米。PM2.5中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这种颗粒物不易沉降,且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影响很大。PM2.5在空中的运动(选填“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D2、B3、B4、B5、静电,吸引6、B7、D8、B9、扩散,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10、2.5×10-6,不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