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____________叫做响度,____________叫振幅,响度与______有关。2.音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与______有关,______越高,______就越高3.听许多人讲话时,即使未看到人,也可以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与声音的______有关4.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一、响度1.人们听到的声音千差万别:小号的声音挺拔嘹亮,小提琴的声音_________,大提琴的声音稳重舒展,双簧管的声音甜美圆润,箫的声音_________……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大特征;2.了解影响弦乐器的音调的因素重点难点1.声音的响度、音色;2.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声音,有强有______,有高有______,有的浑厚,有的______。2.声源发声时,振动的幅度称为______。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__。3.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1)用铅笔(或直尺)敲击桌面(或铁皮文具盒),听桌面振动发出的声音。(2)桌面发声时,产生的微小振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可在桌面上放些小纸屑,桌面发生时的振动,可由小纸屑的跳动显示出来。(3)逐渐增大敲击桌面时的用力,听到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小纸屑跳动的速度_________。听到的声音越响,小纸屑跳动的________。(4)响度是声音的基本特性。实验表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即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_。二、音调4.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准备好塑料梳)(1)用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听硬卡纸振动发出的声音。(2)逐渐加快拨动梳齿的速度,硬卡纸振动的速度___,听到的声音的音调___。(3)音调是声音的基本特性。实验表明,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有关,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______。5.声源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______表示。频率的单位为_____,简称赫,符号_____。6.声音的音调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_________越高,声音的音调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越低,声音的音调_______。7.男低音的频率是60Hz,声带每分钟振动______次;女高音的频率是2500Hz,声带每分钟振动______次。练习题1: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实验时要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会既听到_______振动发出的声音,又听到刻度尺敲击_______发出的声音。(2)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振动的频率。(3)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三、音色比如:让后排的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辨识刚才是哪一位同学在朗读。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不同。例题讲解例1.声音的三个特征为、和。例2.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跟声源有关,振幅大,响度。例3.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的尖,这是指声音的特征中的。例4.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的位置叫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D.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无关例5.闻声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的音色是不会改变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例7.要增强鼓声的响度,小明同学应加大敲鼓的A.速度B.力度C.激情D.准确度例8.学校举办科普宣传周活动,专家授课时取了一根长发声的吸管,一边吹,一边用剪刀剪,如图2所示。听到的声音变化主要特点是(动手展示)A.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B.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C.声音的音调逐渐降低D.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例9.声音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声音有许多通俗的描述。“保持安静,请勿高声喧哗”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音太高,很难唱上去”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与声音的响度有关的还有___________。课堂巩固1.它跟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