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潼阳中学高二历史《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课题第6课时计划上课日期教学目标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教学重难点人文主义精神教学流程\内容\板书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1、社会背景:(1)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成资产阶级。](2)政治:天主教会束缚人和人性,阻碍资本主义发展。(3)文化:意大利拥有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2、核心: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3、文艺复兴(实质):表面是思想文化界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是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4、重要成就5、影响:解放思想,推动文艺和科学的发展,发展了人文主义。二、宗教改革1、社会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成资产阶级。(2)政治: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对德意志的压榨。(3)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4)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2、宗教改革内容: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序幕(1)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2)基督徒有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宗教改革的成果:(1)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2)否定罗马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3)简化宗教仪式。4、宗教改革影响: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影响:(1)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1(2)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拓展延伸:对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相同点:(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时期;(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文化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不同点:作业布置背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主张教后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