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人类社会由原始文明时代向农业文明时代转变,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A.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食物B.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提高C.国家独立与民族经济迅速发展D.全球气候的变化更适合人类生存解析:人类社会由原始文明时代向农业文明时代转变,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食物。答案:A2.图中四个阶段中,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和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代分别是()A.原始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B.环境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C.环境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D.工业文明时代、环境文明时代解析: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是环境文明时代,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代是工业文明时代。答案:B(·皖南联考)“”“”“”“”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从哥本哈根会议到坎昆协议,某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共同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下列各项中与上述环境问题无关的是()A.人口问题B.地震C.臭氧空洞D.海平面上升解析:题干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为全球变暖问题,人口增多、人类活动排放暖性气体可导致全球变暖;太阳辐射因臭氧空洞致使大气增温,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与全球变暖无关。答案:B4“”.坎昆气候大会的焦点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解析:责任共担体现的是共同性原则。答案:C“”读某农业类型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数码及其所表示的含义搭配正确的是()A.①原料②肥料⑦饲料⑨废弃物⑩沼气渣B.②肥料④饲料⑥燃料⑧肥料⑨沼气渣C.①原料③肥料⑤燃料⑦饲料⑨废弃物D.②肥料④饲料⑥燃料⑧原料⑩沼气渣解析:图中代号所示为:①肥料、②肥料、③原料、④饲料、⑤燃料、⑥燃料、⑦饲料、⑧肥料、⑨废弃物、⑩沼气渣。答案:A6.图示农业类型的地理意义是()A.不利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B.把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联系D.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解析:图示为生态农业,加强了工业与农业的联系,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答案:D7.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D.森林锐减(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解析:如图,氯氟烃导致的环境问题应为臭氧层空洞;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木材生产导致森林锐减。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①人口问题,②资源问题,③发展(经济)问题。措施应与成因对照分析,然后再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答案:(1)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为:ACBD(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