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3课南州六月荔枝丹落实应用板块苏教版必修5(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醴酪(lào)贮藏(zhù)棕褐色副员广阔B.龟裂(guī)记载(zǎi)缝合线不了了之C.蜜渍(zì)渣滓(zǐ)荔枝蜜常途运输D.萌发(méng)枕藉(jiè)盐梅卤蜜源植物解析:A项中,“副员广阔”应为“幅员广阔”;B项中,“龟裂”的“龟”应读jūn;C项中,“常途运输”应为“长途运输”。答案:D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A.红缯纵然粗糙呕气B.希奇簿膜烘干嘲讽C.花序进贡移植吹嘘D.气侯渣滓绚丽褐色解析:A项,呕气—怄气;B项,簿膜—薄膜;D项,气侯—气候。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________了。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________过去那种只能供少数人享受的状况了吧!③至于整株树________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明郭子章),“红云几万重”(宋邓肃)那样绚丽烂漫的动人景色了。A.退化改变以致B.蜕化变化以致C.退化改变以至D.蜕化变化以至解析:“退化”意为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蜕化”意为虫类脱皮,也比喻腐化堕落。“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从兜里掏出一副扑克,慢条斯理地洗着,然后啪地扔到高斯的办公桌上。B.一些教师思维另类,想象奇特,喜欢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长的管理手法吹毛求疵,鸡蛋里找骨头,对某些管理环节横看不平,竖看不直,尽往歪处想,钻牛角尖。C.29日晚,姚明基金会在休斯顿美术馆举行了盛大的慈善晚宴,随着客人不断增多,宴会接待处人声鼎沸,人言啧啧。D.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解析:人言啧啧,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含贬义。答案:C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仅蔡谱是我国,也是世界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史实、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等,并记载了荔枝的32个品种。B.实行阶梯式电价,一方面是调节用电量,起到节能减排合理用电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要保证低收入群体用电价格不提高。C.当代表委员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中国两会不仅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风向标”,也被认为是“观察年国际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D.12月16日,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将“不仅”移到“蔡谱”之后。B项搭配不当,“起到”和“目的”不搭配,将“起到”改为“达到”,或将“目的”改为“作用”。D项成分残缺,“对接任务”后面应有“圆满成功”。答案:C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悠然把酒对西山①“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把远景纳为园中的一景,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这在中国古代的造园中早已应用,明计成在他所著《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有了定名。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已阐述得很明白了。北京的西郊,西山蜿蜒若屏,清泉汇为湖沼,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②这座在历史上驰名中外的名园——圆明园,其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圆明园的成功,在于“因”“借”二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手法的具体表现。圆明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