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32、5、7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预防和治疗368综合4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解析机体依赖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所以A错;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B淋巴细胞也可以产生记忆细胞,所以C错;神经中枢受损,不会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答案B2.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解析某人注射美容制剂后而出现头昏等症状,应为注射肉毒杆菌外毒素过量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医生为其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抗体)进行治疗,目的“应是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抗原)”,故A正确。答案A3.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解析先注射抗原A后,小鼠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再次注射抗原A时,小鼠针对抗原A进行了二次免疫反应,而针对抗原B是初次免疫;从图中看出针对抗原A的二次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速度快且量大,因而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快更强。答案C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攻击被甲型H1N1病毒入侵的细胞B.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细胞间信息传递最为活跃C.过敏反应中的效应B细胞能产生组织胺发挥过强的免疫效应D.注射乙肝疫苗后,当乙肝病毒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分裂周期变长解析甲型H1N1病毒入侵细胞后,机体主要是依靠细胞免疫来杀死感染细胞和病毒的,但效应T细胞是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来使靶细胞裂解和凋亡的;在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中,感应阶段既要接受前面传递过来的抗原,又要决定分化成记忆细胞或效应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最为活跃的阶段;效应B细胞分泌的是IgE抗体,IgE抗体和肥大细胞结合,当抗原和抗体结合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当注射疫苗后,抗原再次进入,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裂周期变短。答案B5.(四川理综)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机体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A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却可以进行;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C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D中淋巴(细胞)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答案B6.高三学生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解析乙肝抗原呈阴性说明体内没有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