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城乡规划(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题号城乡发展与城市化1、2、3、4城乡分布1、2、3城乡规划3、4、51.(·浙江宁波八校期始,自选模块11)“”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影响该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4分)A.铁路B.旅游C.河流D.工业(2)P、Q、M三个住宅区中属于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试述判断理由。(8分)(3)该城市计划在甲、乙两地中选一地发展卫星城市,你认为哪地更合适,理由是什么?(8分)解析(1)该城市位于两河交汇处,可推知该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河流。(2)高级住宅区应拥有优美的环境,临近文化区,位于河流上游,故选P。(3)卫星城市选址应考虑离主城区较近,交通便利,环境较好,故选乙地。答案(1)C(2)PP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临近文化教育区;临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3)乙地因为离主城相对较近,且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离机场近,交通便利。2.(·浙江宁波一模,自选模块,11)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该城市拟开发新居住区,选址较合理的是()。(4分)A.城市东北侧B.城市东南侧C.城市西南侧D.城市西北侧(2)说出该城市的布局形式。(4分)(3)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A、B、C、D、E五区中的哪个区?(4分)(4)目前因资金等问题搬迁难度大,现又准备对C区街道进行改造,则应重点拓宽哪种走向的街道?说明理由。(8分)解析(1)该城市西南侧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且离工业区较远,污染少,是新居住区的合理选址。(2)由图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布局集中紧凑,属于集中紧凑式的布局形式。(3)石化厂、化肥厂严重污染大气,应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由风频图可知,E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故选E。(4)由风频图可知,该城市7月盛行东南风,拓宽—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能顺着东南风的方向,加快东南面化工区大气污染扩散速度,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又能保证街道两侧建筑物有较好的光照条件。故应重点拓宽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答案(1)C(2)集中紧凑式(3)E(4)—西北东南顺着7月东南风的方向,能加快来自东南面化工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能保证街道两侧建筑物有较好的光照条件。3.(·浙江五校一模,自选模块,11)下面为甲、乙两个城市的总体布局规划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0分)(1)据图推断城市甲的道路网布局是(单选)()。(4分)A—.方格棋盘式B—.环行放射式C.自由式D——.方格环行放射式(2)叙述两座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3)若在城市甲选址修筑一个深水码头,应该选择在A、B两岸中的哪一岸,简述理由,同时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8分)解析(1)该城市由东、西、南、北、中五个片区组成,且有河流从城中穿过,为方便各个片区之间的联系,城市道路网布局应为自由式。(2)甲城市有河流穿过,受河流的阻隔,各个功能区分散布局,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分散成组形态。乙城市地形平坦,受地形阻隔小,因此各功能区分布呈复杂集中形态。(3)河流的凹岸,流速较快,河流侵蚀作用较强,河水较深,更适合建深水码头,但应特别加强凹岸的防护。答案(1)C(2)甲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分散成组形态,成因是河流的阻隔作用。乙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复杂集中形态,成因是地形平坦。(3)选择在B岸。由于B岸处于凹岸,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应该加强侵蚀岸的防护。4.(·浙江宁波二模,自选模块,11)城市中心区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所在,聚集了现代城市最强的活力,凸显出城市最精彩的魅力。下图为武汉市中心区规划方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分)(1)武汉市区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6分)A.交通便利B.气候宜人C.河流交汇D.水源充足(2)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是()。(6分)A.一城一区形态B.分散成组形态C.城镇组群形态D.串珠状城市形态(3)概括武汉市中心区规划方案的特点,并说出其积极意义。(8分)解析(1)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因此河流交汇影响了武汉市区格局的形成。(2)武汉受河流阻隔,功能区呈团块状分布,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其间有交通干线相连,故其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