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仿真演练(三)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解析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数为RNA,分解酒精的酶不是RNA,则应属蛋白质;该纳米级小笼子内含大分子酒精分解酶,不可通过跨膜运输方式进入血管;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它不能被分解酒精的酶催化分解。答案D2.下图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依次与a、b、c、d、e相对应的一组是()。A.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核糖核苷酸B.物质跨膜运输、被动转运、主动运输、自由扩散、O2进出细胞C.免疫调节、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D.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同属特异性免疫,二者并非包含关系;生态系统中群落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答案B3.下图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发生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生命活动是转录,①是RNA聚合酶,⑥可以是mRNA、tRNA或rRNAB.②表示DNA双螺旋解开,③表示DNA双螺旋重新形成C.④是编码链,⑦是RNA—DNA杂交区域D.如果⑥是行使传达DNA上遗传信息功能的,则图中生成的⑥还不能马上转移到细胞质中解析图示转录方向为由左向右,故③表示DNA双螺旋解开,②表示DNA双螺旋重新形成。答案B4.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图中a和b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C.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相同D.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解析主动运输需要耗能,根据细胞内ATP供能情况可知,甲侧为外侧,乙侧为内侧;a代表磷脂分子,b代表蛋白质,载体蛋白的运动,有利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进行;从图中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协助,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C项错误;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均需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用蛋白酶处理,会影响其运输。答案C5.下图1表示胰岛素浓度与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甲表示血糖的补充速率,曲线乙表示血糖的消耗速率B.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导致曲线甲上升C.若E为调节中枢,a为血糖浓度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若E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和产生渴觉解析渴觉形成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而不是渗透压感受器所在场所——下丘脑。答案D6.下列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于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放在载玻片上,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B.采集土壤中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标测估计法D.研究过程不适于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解析对肉眼难以观察的小动物,可以借助于放大镜或实体镜进行观察,同学在阅读时,会因为看到载玻片而认为A项正确。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7~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做题(4题,共39分)7.(9分)图1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1)在黑暗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