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B)(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年9月23日嘉陵江迎来洪水,几十人受困,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1~3题。1.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2.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A.传感器B.卫星系统C.地面装置D.信号发射设备3.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解析遥感技术可以迅速实现对洪水淹没区的监测,而获取遥感信息的关键装置为接收电磁波信号的传感器。由题目信息可知,市民通过发送GPS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在GIS中分析状况,并制定营救计划。答案1.C2.A3.D年5月7日7——时,我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7日7时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发射场成功发射。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为中国自主监测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完成4~5题。4.子午工程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利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地图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下列活动可以借助子午工程来完成的是()。①资源勘探②某城市道路车流量的分析③环境监测④人口密度与粮食产量的分析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解析第4题,子午工程主要对环境进行监测,用到了遥感技术;另外还利用了全球定位技术。第5题,结合上题的判断可知,子午工程主要是遥感技术的应用。答案4.A5.B台风是我国的主要灾害天气之一。它严重影响经过海域的交通和渔业,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给登陆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洪涝灾害。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6题。6.台风中,渔民通过手机发出紧急呼救信号后,能立即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救援。政府相关部门所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遥感技术④数字地球A.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④解析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渔民准确的地理位置,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制订出相关的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答案B7.下图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的大小是()。A.甲等于乙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无法确定解析定位甲为松嫩平原、乙为中央大平原。甲、乙两区域相比,乙的纬度低,而且所[跨经度间隔和纬度间隔均比甲大,因而覆盖的范围比甲大。答案C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里氏9.0级强列地震。为准确了解灾情,日本政府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完成8~9题。8.要快捷而准确监测灾区情况宜采用()。A.人工拍摄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多媒体技术9.要准确快捷的对各地受灾状况和灾害损失进行分析预测,主要依靠()。A.传感器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解析第8题,利用遥感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取灾区的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排救灾工作。第9题,通过遥感获得的各种信息作为信息源,经过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建立数据库,进行空间分析,得到近地面各地灾害的信息资料,从而可以进行灾情分析和预测。答案8.B9.B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完成10~11题。10.分布在图示地区较为普遍的景观是()。A.黄土窑洞B.稻田茶园C.绿洲牧场D.长城沙滩11.为更好地监测该地形区地表环境的动态变化应采用()。A.地理信息系统B.抽样调查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解析该地形区为我国江南低山丘陵区,稻田、茶园广布。为更好地监测该地形区地表环境的动态变化应采用遥感技术。答案10.B11.D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中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它东西最宽处约13千米,南北长约24千米。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读图,完成12~13题。12.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