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过程:课前自主复习:解释重点字并翻译划线句。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①②③④⑤课堂互动:1、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什么句式(1)忌不自信。()(2)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两处)(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本文选自《》,由西汉的(人名)编订为篇,是一部体史书,主要记载。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5、进谏者从“门庭若市”到“虽欲言,无可进者”,请从齐威王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表明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君王?6、“忠言”能否被君王采纳,主要取决于君王的胸怀;当然如果对“忠言”进行一番精心的包装,让“忠言不逆耳”,效果会更好。请问,邹忌是怎样具体包装他的“忠言”的?7、韩愈曾说过:“凡说(游说)之难,在知所说(主要指国君)之心,可以吾说当之(适合他)。”邹忌讽谏成功,是如何体现这三点的?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王之蔽甚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暮寝而思之。B.燕、赵、韩、魏闻之。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宋何罪之有?二、课外拓展阅读【2016·宿迁市中考卷】(10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三年①,春,正月,丁丑朔,帝②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问司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③汉之何帝?”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毅为司隶,纠绳豪贵,无所顾忌。皇太子鼓吹入东掖门,毅劾奏之。中沪军、散骑常侍羊,与帝有旧恩,恃宠骄侈,数犯法。毅劾奏罪当死,帝遣齐王攸④私请于毅,毅许之。(选自《资治通鉴·晋纪》,略有删改)【注】①三年:指太康三年(公元282年)。②帝:指晋武帝司马炎。③方:比。④攸:即司马攸。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⑴礼毕,喟然问司隶校尉刘毅曰:⑵恃宠骄侈,数犯法: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1分)皇太子鼓吹入东掖门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帝遣齐王攸私请于毅,毅许之。译文: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分)⑴同是向君王进谏,选文中的刘毅与甲文中的邹忌进谏方式有何不同?(1分)⑵选文中刘毅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中考复习文言文部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课堂互动1、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2、(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战国策刘向33国别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5、齐威王:虚心纳谏,知错就改。6、善用比喻、暗示的手法委婉说理;能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小事中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