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第二中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注:主备教师不必填写个性修改部分,使用教师必须补充个性修改才可使用。)课题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总(2)课时第(2)课时主备教师唐应使用教师唐应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基本状况,知道大气的垂直分布状况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或计算机模拟动画,演示地球的分层构造及其特点绘制简要示意图,表示各圈层的分布状况,并说明各圈层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探究地球圈层结构的兴趣②养成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③树立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观念任务定位教学重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基本状况大气的垂直分布状况教学难点大气的垂直分布状况板书设计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基本状况二:大气的垂直分布状况教学过程设计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同学们总结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2.探讨:低层大气组成成分及作用总结:]思考: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成分有什么影响提示:1(1)大气成分比例的变化(2)大气成分性质的变化(3)大气成分的增添3.探讨: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总结:补充:逆温:概念:对流层底部常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现象。一般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和锋面逆温四种类型。影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污染物、水汽凝结核等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使大气污染更加严重。例.(2009·上海高考)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象的为A和D项,D项气温分布与大气垂直分层的气温变化规律不符,故选A项。答案:A教后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