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学习目标: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作用探究导学一、单项选择题1、日本的大化改新开始于()A公元前7世纪B公元前6世纪C公元前8世纪D公元前9世纪2、领导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的是()A明治天皇B孝德天皇C裕仁天皇D武士3、下列人物与清真寺、星月旗有密切关系的是()A释迦摩尼B耶稣C穆罕穆德D乔达摩—悉达多4、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的时间是()A7世纪初B7世纪中叶C10世纪初D8世纪中叶5、世界三大宗教是()①佛教②伊斯兰教③基督教④道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日本曾学习中国B阿拉伯民族有宗教信仰C穆罕默德死后,阿拉伯才基本统一D阿拉伯帝国曾地跨欧亚非2、伊斯兰教在形成过程中,与其他宗教有明显不同的是()A成为统治人们的思想工具B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B、改教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D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3、阿拉伯帝国灭亡于()A日本的侵略B亚历山大东征C蒙古骑兵D波斯征伐二、世界三大宗教比较表宗教产生时间发源地创始人基本教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读材料,回答问题: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的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加以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超越了别人,便会出其不意的“创造神话”。古代史上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邢老师学习。请回答:1、日本在亚洲拜认的第一位老师是谁?当时我国处在什么时期?2、日本在想着为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大化改新,该改革的性质如何?对日本有何影响?3、简答:请概述阿拉伯帝国的兴衰过程。第六课中古时代的欧洲学习目标: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探究导学一、单项选择题1、8世纪时促进法兰克王国封建化发展的是()A元首制B庄园制C采邑改革D等级制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统治者是A国王B农奴C平民D骑士3、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居民不断掀起反封建主的斗争,其主要目的是()A扩大城市规模B发展资本主义C取消什一税D争取自治权4、西欧城市自治斗争中最典型的是()A法兰克建立B琅城起义C意大利的产生D波兰出现5、西欧封建社会里最大的封建主是A国王B大贵族C基督教会D中等贵族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8世纪前期,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的领导者是()A查理—马特B亚历山大二世C罗马教皇D伯利克里2、中古时期,教堂遍布西欧各地,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米兰天主教大教堂,其主要原因是()A建筑成就主要通过教堂来体现。B教会通过建造寺庙扩大自己的统治。C当时教会处于欧洲中心地位。D当时建筑领域流行建造教堂、寺庙。3、一下当代国家同古时日耳曼人或日耳曼国家有关的是()①埃及②英国③法国④德国⑤希腊⑥意大利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4、下面那句话反映的是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典型特征()A条条大路通罗马B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D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5、骑士文学曾为广大统治者所欣赏,并风靡一时,其反应的内容应该是()A罗马时期的文明B希腊时期的文明C西欧封建时期D阿拉伯帝国时期二、简答1、西欧封建社会确立的时间大致是什么时候?2、8世纪中期,罗马教会是如何获得意大利中部一大片土地的?4、中世纪,西欧社会人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了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