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白求恩: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表现,也是体现社会公德与人道主义的行为准则。一直以来,我们是这样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多年来,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遵循着这个职业准则,默默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正是由于这样的奉献,社会才赢来了和谐与安定,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才得到了保障。现在,我们重温六十五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对我们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扬白求恩同志“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精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且它对当前医疗卫生系统搞好卫生改革与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以高超的医德塑造自己,以清廉的医风感召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学习、弘扬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学习白求恩,就要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进取、认真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人的一生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老百姓有句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也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人天生是要学习的,放弃了学习,思想就要落后于形式,就丧失了先进性。”形势在发展,实践在进步,面对瞬息万变的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务实,进而实现我们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学习白求恩,就要学习他对人民满腔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白求恩同志始终把病人当亲人,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处处替他人着想,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做为医务工作者,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病患者,所以我们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落实到“一切为病人着想,一切以病人利益出发”的具体行动上,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病人第一”的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文化服务,第1页共2页真正为病人提供社会、心理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学习白求恩精神必须紧密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要把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作为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树立病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服务宗旨“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实践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不会淡忘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才能够牢固树立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白衣天使”的圣洁形象。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