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号:第十二章人的健康生活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北京版新版生物教材第三册第十二章《人的健康生活》的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对于学习过人类生长发育的学生来讲,这节内容依旧是针对其自身健康的内容。介绍传染病再让学生了解预防的同时,也为后面《免疫》的内容做好了铺垫。二、设计思想:这节课的知识点明确,但只看文字枯燥乏味。在设计时,我们希望课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自己总结出知识点。我们选取了刚发生过不久的非典实例,解读传染病是如何传播又如何预防和控制的。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2.能力目标:(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情感、态度价值观(1)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和难点: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解决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的应用五、教学媒体:1.非典时期照片2.冠状病毒图片六、板书设计第十二章人的健康生活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病原体流行性二、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传染病的类型: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体表七、教学过程阶段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导入:以学生的生活实例引起兴趣提问:1.看到这些照片你能想到什么?2.谁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回答:非典时期演示:非典时期照片设问:我们都知道非典型性飞檐是一种传染病。1.什么是传染病?危害是什么?2.在我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保健的今天,我们怎么预防传染病?思考板书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以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白色恐怖”——非典为例,来认识一下传染病。介绍什么是传染病提问:1.非典最让你畏惧的原因是什么?2.同样是高死亡率,为什么你不害怕癌症呢?思考回答讲述:这就是传染病的两大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板书设问:传染病传播的是什么呢?思考讲述:这就是病原体。病原体可以是病菌、病毒甚至是寄生虫。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就是传染病。非典型肺炎是相对于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有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一般抗菌素治疗就有效。而2003年在我国部分地区爆发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因此也称为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能不断地从病人或携带者体内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这就是传染病的传染性。同时,传染病多数会在某一地区的人群中流行,或者局部暴发,这指的就是它的流行性了。提问:依照传染病的特点,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哪些是传染病么?举例回答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提问:请你回忆一下当时非典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回忆并回答讲述:我们发现无论是什么传染病,最开始一定是有个开始传播的源头的,我们称这个传染的源头为传染源。提问:1.什么可以成为传染源呢?2.有了传染源就一定会传染开么?3.非典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传播途径)4.当时政府采用的什么办法处理携带有非典病毒的携带者的?5.当时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1.只要携带病原体3通过手接触眼、口鼻即会感染.4.隔离5.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问:除了控制传染源,不让病原体蔓延,我们自己在家还做了些什么?开窗通风,及时消毒,出门带口罩,锻炼身体……讲述:在这些预防措施中,我们不接触传染源,及时消毒,这都是切断其传播途径的方法。但当时我们大家在什么地方?在家学习提问:为什么那时候我们大家放假回家了呢?因为大家是小孩子,对病毒的免疫力不强讲述:除了我们大家以外,婴幼儿、老年人和体制不好的人当时也是不易外出的。这样的人群我们称为一感人群。在流行病传播的时期保护易感人群不发病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讲述:1.讲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传染病流行有三个基本环节。2.最近在我国四川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链球菌病”,有谁知道如何针对其关键环节进行预防呢?1.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2.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