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教学目标1.掌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和库仑力的教学.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教学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课本1.2-1实验说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什么因素有关?3、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是什么?4、静电力概念与静电力恒量的数值二、质疑讨论1、库仑扭称实验装置与实验设计的思想: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3、库仑定律研究的过程小结: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表达式:(3)理解:①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a: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c: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d:库仑定律给出的虽是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但是任一带电体都可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大小和方向.②K:静电力恒量。重要的物理常数K=9.0×109Nm2/C2,其大小是用实验方法确定的。其单位是由公式中的F、Q、r的单位确定的,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是:F:N、Q:C、r:m。③关于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的表示方法,使用公式计算时,点电荷电量用绝对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判断方向即可。④库仑力也称为静电力,它具有力的共性。它与高一时学过的重力,弹力,摩擦力是并列的。它具有力的一切性质,它是矢量,合成分解时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与其它的力平衡,使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加速度。⑤,F是Q1与Q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是Q1对Q2的作用力,也是Q2对Q1的作用力的大小,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能理解为Q1Q2,受的力也不等。(6)库仑定律的研究过程1.提出假设2.做出假说3.实验探究:(1)实验构思(2)实验方案(3)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4.思考:(1)库仑通过什么方法比较力的大小?(2)库仑通过什么方法比较电荷量的大小?5.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方案:a.q1、q2一定时,探究F与r的关系结论:F∝1/r2b.r一定时,探究F与的q1、q2关系结论:即F∝q1q26.思想方法:(1)微小量放大思想(2)电荷均分原理【教学结构】本章教材的特点:1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接受、理解比较困难。2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多,关系复杂,学生很难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统。3与力学、运动学知识联系多,对学生基础知识要求高。一、正、负电荷,电荷守恒1.同性电荷互相推斥,异性电荷互相吸引。2.中和:等量异种电荷相互抵消的现象。3.物体带电: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过程。(不带电物体,正负电荷等量)带正电: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带正电。带负电:物体得到一些电子带负电。4.电荷守恒:电荷不能创造,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二、库仑定律,本章教材重点内容之一。1实验:学生动手做摩擦起电实验;演示实验:同性电荷相推斥,异性电荷相吸引。(注意学生的感性知识)2(1)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点电荷:带电体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理解为带电体只为一点,电荷集中于该点,r即为两个带电体之间距离。当带电体大小与它们距离相比不可忽略时,电荷不能视为集中一点,r不能确定,不适用库仑定律。(2)K:静电力恒量。重要的物理常数K=9.0×109Nm2/C2,其大小是用实验方法确定的。其单位是由公式中的F、Q、r的单位确定的,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是:F:N、Q:C、r:m。(3)关于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的表示方法,使用公式计算时,点电荷电量用绝对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判断方向即可。(4)库仑力也称为静电力,它具有力的共性。它与高一时学过的重力,弹力,摩擦力是并列的。它具有力的一切性质,它是矢量,合成分解时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