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周次第十一周年级、科目七年历史教学时间课型新课第(1)课时1授课人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事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过程与方法:学会识图能力、观察及分析图片、史料的能力;学会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学习难点空间概念多,古今叫法不同,给学生带来不便。预习准备通读课文,把本课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教具学具挂图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案导案(一)预习导学阅读“郑和下西洋”一目(注意小字、插图、地图和史料),注意在文中做醒目的标记。(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1、前提: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的:为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郑和下西洋3、起止时间:____________郑和先后____次下西洋4、过程:1405年从______出发,到过亚非________个国家地区,最远到________________(P94航线图),比欧洲航海家早_______.5、意义:郑和远航,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地位: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二)阅读“戚继光抗倭”一目,完成以下知识:1、元末明初,日本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_______,明朝中期,东南沿海的_______勾引倭寇上岸危害沿海人民。2、________组建的抗倭队伍,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人称_______,在_______九战九捷,荡平了________的倭寇,后来,又与明军剿灭了_____、_______的倭寇,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年,_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东的居权。年月日_______回归(二)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完成教学环节学案导案(三)交流展示深化1、老师的问题:戚继光为什么能够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他有什么高尚品质值得你学习指导交流,适当纠错感悟点拔。(四)达标测试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中的“海波平”是指()A、雅克萨之战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倭D、林则徐虎门销烟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岳飞抗金B、郑和下西洋C、张骞出使西域D、戚继光抗击倭寇3、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出发地是()A、南京B、刘家港C、广州D、泉州4、元末明初,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是哪个国家的?()A、朝鲜B、沙俄C、日本D、葡萄牙5、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明代民族英雄的是()A、韩世忠B、岳飞C、戚继光D、文天祥6、郑和先后()次下西洋A、5B、6C、7D、87、明朝的“戚家军”和宋朝的“岳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A、抗击金军B、作战勇敢,军纪严明C、肃清倭寇D、抗击蒙古、保护中原8、假如你跟随郑和下西洋,下面哪些地区是没有到达的?()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9、郑和下西洋主要促进了中国和()国家的友好关系。A、欧亚B、欧美C、亚非D、亚欧10、“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A、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统一了女真各部1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的名言。据此,我们应该学习他的()A、忠君思想B、拒官态度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适时点拔。C、军事才能D、爱国精神12、2009年是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第10年。历史上,()殖民者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A、西班牙B、英国C、日本D、葡萄牙(五)总结巩固延伸拓展(链接考点)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