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创新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统治阶级领导下进行社会主导思想意识的灌输和规范行为的训导”。针对人们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逆反心理,通过激发和调动人们的无意识心理,以达到削弱抵触情绪、引发感情共鸣、淡化教育痕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激励、协调、提高功能的必要手段,它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按照其功能和作用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具体方法和操作方式与技巧三个层次,在此所指的方法是在具体方法层面的一种工作方法,在已有的诸多工作方法中,教育管理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经验说为基础,以系统说为主线,以要素说、形式说、本体说、现代说和发展说为分支的谱系。有研究者归纳出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方式、方法和手段上所呈现出的“以理论教育为主导”、“以社会实践为基本途径”、“以典型教育为重要方式”、“以媒体舆论为重要手段”四个特点。张承安、李伟在《从近三十年研究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发展趋势》一文中还概括出三大趋势其中如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趋于综合、呈现多样化趋势等。王美容在分析这一综合化发展趋势时认为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其次是方法的渗透性发展。融合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综合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综合发展更多地体现在方法的融合重构上,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互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补、社会教化与自教自律同构等等。然而,在实践操作上,理论教育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当前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运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现有的方法偏重于宏观指导、渲染造势和说理灌输,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没第1页共5页有得到充分体现。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对教育管理法的认识(一)教育与管理的差异性首先,从性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对方、努力感化对方,使对方心悦诚服,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非强制性;而管理工作带有刚性的硬约束,它的着眼点在于一种技术性的规则与制度的构建,并通过它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具有强制性。其次,从实践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解惑明理的过程,它主要启发受教育者的自觉性,通过提高人们的认知与觉悟水平来规范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进而提升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人的潜能,努力在受教育者的内心建立起内在的约束机制,所以具有自律性;而管理工作是使人认同执行的过程,通过制度构建和精神文化理念的培育,发挥其制度化的规范作用和精神理念的统摄作用,使人们认识其行为规范和使命,并按规范要求执行自身的职责,带有他律性。再次,从作用关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而管理的对象是作为客体存在的人物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只能是人;而管理的着眼点是通过制度和规范的构建来追求人物关系的协调,进而实现管理的效率和组织运作效率的提高。(二)教育与管理的一致性与融合性首先,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内在统一性。这种内在统一性告诉我们,在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必然会关联到人的行为;同时,对人的行为进行管理,也必将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其次是目标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使人们能自觉自愿地按高校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而高校管理的目的则是通过制定校规校纪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为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显然,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并在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统一。再次,教育与管理之间的融合性。一方面,教育是通过内在的思第2页共5页想来管理人,因为人们真正自觉地执行和遵守规范的前提就是明白道理、通晓利害,这就需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