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案北师大版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结合造纸术发明前后的有关图片、图表等历史资料展开自由讨论,阐明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课前收集有关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了解张仲景、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及事迹。整理秦汉时期有关造纸术、医学和数学等学科技术领域的杰出成就,并制作成简单的表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张仲景和华佗的事迹,学习古代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激发民族自豪感,特别是能够阐明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教学难点:在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出示书、本、钱、画等纸制用品,提问:同学们,这些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用品是用什么制成的?你还能说说纸的其他用途吗?二、探求心知(27分钟)(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1、造纸术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陶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帛书——昂贵简牍——笨重小活动《动一动》(1)“你写,我写,大家写”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竹片、木块、丝绸、纸张、毛笔,让学生在不同的材料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词。(2)“作品包装”要求学生将竹片、木块装订成书“册”,将纸张装订成简易的图书。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得出结论:用竹简书写不方便、不易修改,并且装册很麻烦、笨重、不利于携带和阅读;丝帛书写很容易溢出,并且丝帛太贵!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不断去探索新的书写材料,纸就孕育而生了。2、纸的发明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甘肃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早期麻纸(质脆、书写不流畅)3、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从此,纸逐步取代竹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插入flash,播放汉代的造纸工艺流程也可让学生对照《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恰当地运用想像讲述造纸过程。比一比,看谁讲得好)4、造纸术的传播与贡献一些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地区材料缺点古埃及植物纸草易发脆断裂、难保存古希腊羊皮太贵古巴比伦泥板笨重古印度白树皮、树叶难保存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明时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造纸术的贡献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由我国传遍世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一项重大贡献。二、医学讲述你印象最深刻或最感动的张仲景、华佗的小故事,并说出理由。1、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事“坐堂”的来历张仲景热爱医药专业,很重视临床实践,时时“平脉辨证”,认真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相传张仲景五十岁左右,曾在长沙做太守。但他时刻不忘自己的临床实践,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而他毕竟是个大官,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怎么办呢?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时间久了,形成惯例,所以每逢这两个日子,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坐堂”,那医生就叫“坐堂医生”。2、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华佗被害至今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