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里中学思品学科新授课导学案年级九年级主备人使用人审核人印刷签字课题走向小康课时1备课时间9.2上课时间9.7【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能力目标:学习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观察社会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认识“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基本国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了解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学习重点】“解读小康”是教学的重点。因为本层次涉及的知识性问题较多,比如小康的内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等。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因此,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难点】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理解是教学难点。本部分内容理性化程度更高,教科书中偏重于理论本身的分析,而学生对此缺乏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准确,因此,这部分是教学难点。【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关键点拨一、新课导入: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新课。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民的生活逐步富起来,我国正在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那么什么是小康社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走向小康》二、自主学习:(自主完成下列内容,用红笔在学案上标出疑问之处,小组交流)1列举改革前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并谈感悟。2查找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了解我国实现了有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例如鼓起来的钱袋子,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3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设想是什么?自己尝试有用图例、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4阅读教材27页第一则阅读材料(1)温饱型小康的特点:(2)在此基础上得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5在21世纪头20年党和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全面的小康”三、教师精讲:1三步走战略:2总体小康和全面的小康四、拓展提升:1我们生活有哪些巨变,原因是什么?2全面的小康有何特点?五、课堂小结:哪些方面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变化感悟住房交通通信家用电器衣着饮食1980年(一)感受小康(二)解读小康1三步走战略2温饱型小康3全面的小康六、当堂检测:1、从温饱到总体小康,是中国改革走过的光辉历程。下列属于小康具体表现的是()①靓起来的衣着服饰②多起来的私人轿车③鼓起来的钱袋子④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中心工作是()A、以立法为中心B、以德治国为中心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以控制人口增长为中心3、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构想中国现代化进程时,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下列属于“三步走的战略设想”的是()①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全面小康水平②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③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④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小康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20世纪末全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初步达到小康水平。这种小康是()A、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B、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很平衡的C、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D、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八大以来的教训,进一步明确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这个阶段“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据此回答5---6题5、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A、我国社会主义性质B、我国现阶段最基本国情C、我国目前的中心工作D、我国2020年的奋斗目标6、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