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贞观之治周次第一周年级、科目七年历史教学时间课型新课第(1)课时1授课人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记住唐太宗李世民的主要措施,武则天的统治措施。②记住“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武则天统治的作用。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唐太宗的分析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②通过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课的讲述,联系以前的历史,说明杰出人物对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②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即使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学习难点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预习准备通读课文,把本课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教具学具挂图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案导案(一)预习导学㈡、阅读教材7页,第一标题“唐朝的建立”,完成练习:1、隋朝的灭亡:①原因:隋炀帝统治后期,无道,终于导致。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陷于。②灭亡情况:隋帝在被杀死,灭亡。2、唐朝的建立:年,反隋的贵族,进入,建立。就是唐。3、唐太宗即位:为李渊次子,曾被封为,唐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就是唐,年号。㈢、阅读教材8页-9页,第二标题“贞观之治”,完成练习:1、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贞观之治的原因):①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政府要,发展;③皇帝要,善听;④大臣要,统治。2、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①经济:重视,减轻,同时注意“”。②政治:下令,革除“”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③注意和。3、治世局面的形成:①政治,②经济,③国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㈣、阅读教材9页-10页,第三标题“女皇武则天”,完成练习:1、从皇后到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晚年称,改国号为。2、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的、的政策。3、统治的影响:统治时,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人称她的统治“,。”(二)自学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隋朝灭亡的原因、时间。教师指导,小探究合作交流2、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地点。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三个要点)4、贞观之治的表现。这样的盛世局面我们还学过哪些?5、武则天的统治政策。6、武则天的统治对唐朝的繁荣局面起了什么作用?组长组织完成教学环节学案导案(三)交流展示深化感悟1、唐太宗患有气喘病,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回答下列提问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太宗治国有什么特点?与古代杰出的帝王相比他还有什么治国特色?他的政策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借鉴作用?2、评价唐太宗。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拔。(四)达标测试1.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②“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A、合并州县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适时点拔。人民负担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3.猜一个历史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下列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是()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汉⑤隋朝⑥唐朝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⑤⑥4.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开国皇帝B、重视发展生产C、提倡节俭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5.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6.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A、她的年号叫贞观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7、识图题⑴、图一的历史人物是唐朝的皇帝。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