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了解我国的地理概况,体会我国地域辽阔的特点;2.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基本状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3.能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并能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4.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重要意义和现状等。二、达标调测(一)填一填(每空格2分,共24分)1.我国海陆兼备,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___大陆;东濒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_____洋。2.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单元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上虞市属_____________气候,你家乡以___________地形为主。4.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5.季风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农作物、森林生长极为有利。但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也会给我国带来_____________灾害。6.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战略,把西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优势转化为_____________优势,缩小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二)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26分)7.我国的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A.哈萨克斯坦B.印度C.俄罗斯D.蒙古8.下列省级行政区,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是()A.云南省和辽宁省B.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C.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D.吉林省和海南省9.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1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是()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连山11.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有()A.台湾:福建、广东、广西B.台湾、海南、广东、广西C.广东、广西、海南、云南D.台湾、广东、广西、云南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A.长江上游的特征B.长江中游的特征C.黄河上游的特征D.黄河中游的特征13.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14.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A.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B.地形类型不一C.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D.气温高低变化不一15.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有()A.青、藏B.青、蜀C.川、藏D.川、陇16.下列省区轮廓与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蒙古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B.新疆是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C.黑龙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D.台湾是我国最东边的一个省区18.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的()A.源头B.上游C.中游D.下游19.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数民族因为人口少,分布地区较窄B.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C.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少数民族分布D.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三、连一连(10分)20.将下列地名与其美称连接起来。21.将下列省区的简称和省会城市连接起来。(四)读一读,练一练(21分)22.读下面这幅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的地势特点怎样?(2分)(2)这种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2分)(3)图中所显示的第一、二、三级阶梯的地形分别是什么地形区?海平面又是什么海的海平面?(4分)23.读《中国地图》,完成相关题目。(本题每空1分,共13分)(1)邻国: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2)省级行政区: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3)海域:N.______________海;G.______________海;H.______________海。(4)河流:I._____________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