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课文原文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青青的家乡在草原。她画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羊群。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朋友,你的家乡也一定很美,请你画出来吧!2.小学一年级语文《画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力。3、情感目标:初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认识本课的11生字,朗读课文;难点是把自己家乡的特点说清楚。2、创新点: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家乡的特点。3、教具准备:四幅挂图、生字卡片、有关佳木斯的图片、照片。4、教学时数:1课时。三、教学模式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提出目标;2、学生探究发现;3、运用发现规律结论;4、反思与小结;5、讨论性作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板书设计24画家乡海边城市山区?平原草原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板书:家乡)有几个小伙伴的家乡特别美,他们还把家乡画下来,(板书:画)齐读课题。你们想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家乡。2、师一边范读课文,一边出示挂图。这节课你想学习什么?结合学生回答,设立目标。本节课学习生字、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二)探究学习1、他们把自己的家乡画得多美呀,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拼音朋友。(生自由朗读课文。)2、读到这里,大家读得很仔细。你们找到了课文里的生字娃娃了吗?我把他们藏在词语里,你能找到它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出示生字卡片,生认读。)你们读对了,认识得真快。3、让我们做个“捡贝壳”的游戏吧。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祝贺得到贝壳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别着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会有机会的。4、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接下来看我们课文读得怎么样。你们想请哪位同学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咱们给他们评议一下。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大家听得很仔细。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海边山区、平原、草原、城市。)你最喜爱谁的家乡,那你就读读这个自然段。然后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爱。5、随汇报进行。(1)海边。海边是什么样子?指导朗读中间一句。评议朗读。海边到处是金黄的沙滩,涛涛在海边干什么?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欢乐的心情。喜爱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试着背诵,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三)运用规律小结:(1)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的?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内容,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让我们来看看其他方面。(2)草原。让我们一起看看草原的风光。你知道的`草原风光什么样?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自由读第五小节。谁来读?读得非常好!谁有信心和他读得一样好?齐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平原。什么是平原?看图说说。师:平原平坦、宽广,我们的家乡就地处三江平原,把你收集到的图片拿出来沟通一下。喜爱这一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来读。(4)山区。我们领略了海边、草原、平原的美。让我们坐上火车来到祖国的山区。四人小组讨论学习。汇报沟通。(5)城市。我们也住在城市里,看看京京画中的城市什么样?指名读。城市里更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同学们说说我们的城市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兴趣。同学们,平常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