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乡镇实行村级干部公职化管理的调查报告模板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阔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这一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关键。近年来,___市__镇以选拔任用法律规范化、教育培训系统化、绩效考核制度化、职务酬劳标准化为主要内容,对村级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稳定了村级队伍,优化了干部结构,提高了整体素养,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其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一、背景与动因__镇对村级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村干部经济地位尴尬。农村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企业改制、税费改革,使村级可支配的收入减少,村干部的收入因为集体财源的减少而缺乏相应保障,个人经商收入增多,国家转移支付有限等,使村级干部经济待遇难以保障。二是村干部政治前途渺茫。由于目前国家招录公务员门槛提高,且实行逢进必考,村干部提拔通道不畅,即使再优秀的村干部也难以进乡镇任职农民身份被牢牢锁定,政治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三是村干部晚年生活堪忧。村级干部在任时经济待遇偏低,卸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后又没有养老保障,晚年生活没有着落。三是村干部队伍素养偏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的直接结果是村干部的职位缺少吸引力,农村精英人才远离村级政权组织,村级干部的结构和素养整体偏低。据调查,__镇在实施公职化管理前的20xx年,全镇村级干部缺岗人数达7人,占总数的8%。有的即使在岗,也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全镇86名村级干部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仅有23名,占27%;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19名,占22%;支部成员年龄在45岁以下的15名,占38%;两委成员中只有7名自办有企业;全镇14个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年龄在45岁以下的仅有5名,占21%;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5名,占21%。大部分村级干部“双强”比例达不到80%,进展思路不清,致富带富能力不强,村级班子不稳定,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成了各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进展。鉴于以上情况,从20xx年1月起,__镇新一届党委、政府决定在全市率先推行村级干部公职化管理,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村级干部管理体制。二、做法与特点所谓公职化管理,指的是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通过建立经济上的激励与制约,把村级干部管理纳入法律规范化管理轨道,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对村级干部的有效管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行公职化管理主要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确定村级干部最低收入保障线,让村干部感到其岗位与酬劳相符合其酬劳与一般人相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二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考核管理,绩效联筹,奖优罚劣,法律规范其日常行为;三是建立村级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增强其岗位吸引力。公职化管理的运作方式可以用“四个化”来概括。即:选拔任用法律规范化。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严格根据公开、平等、民主、择优的原则,依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河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鼓舞和支持军队转业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企业主和村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等参加竞选,鼓舞和支持“两委”交叉任职,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通过“三个培育”(把优秀致富能手培育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村干部把优秀“双强”党员干部培育成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为村级组织输送新奇的血液。支部任职采纳“两推一选”,即:“村民测评推举、党员评议推举、党员大会选举”的方式产生;村委任职,严格根据法律程序,抓住推选候选人、委托证办理、秘密划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等重要环节,真正体现了“村民选村官”。村级干部一经任职,由镇建立个人人事和工资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进一步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化村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教育培训系统化。教育培训是提高村级干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__镇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以镇党委为主导,采纳“学历教育+干部轮训+自我充电+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学历教育以农广校为主,每年推举2--3名村级干部参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