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有必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为思想教育课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课程也经历《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修养》等演变。我校当时就成立了德育教研室,课程负责人俞白桦同志任德育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由当时的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团委的主要骨干成员兼任。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简称两课)进行了改革,本课程发展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两课的核心课程。1999年三校一院合并后,我校成立了两课教研室,授课教师以专任教师为主,兼任教师为辅。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全面部署。2006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门课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这一调整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综合性、整体性要求。新课程方案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校根据上级要求,于2006年9月按新方案要求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并着手准备精品课程的立项工作,目前条件已经具备。痛苦的抉择有这么一道题:一艘船上仅有唯一限乘6人的备用皮划艇,可供逃生.现这艘船在茫茫汪洋上不幸遇险,将要沉没,船上有第1页共6页12人,分别是:船长,精通航海的罪犯,国家干部,中年科学家,患绝症的女孩,智障男孩,貌美的卖淫女,断肢的个体暴发户,健壮的青年工仔,老中医,体弱的方丈和尚和大学生你自己,现把指定逃生六人的决定权给你,你会做出何种决策。这样的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对于同一问题的思考存在着或多或的差异,这是正常现象,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孰智孰仁。答题者处理问题时抓住事件关键的能力,也就是看透问题本质的能力,影响着决策的产生。本人的选择是:船长,精通航海的罪犯,中年科学家,貌美的卖淫女,健壮的青年工仔和自己。现在我们将这十二个人逐个来分析一下。首先是船长。其实船长应该是第一个被排除在上划艇名单上的人,因为这艘船的主人就是船长,而其他的人则是乘客,无论是商业性质的船还是其他非盈利机构的船,既然你让人上了你的船,你就得保障乘客的安全,把乘客的生命放在首位,这不仅是一项责任,更是一种职业道德。从事任何一项职业的人对自己的职业都应有一种神圣感,通俗的说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若一个船长或一个司机遇到危险时,第一个跳海或跳车溜了,那他不仅对不起船上或车上的人,更对不起自己的职业,他根本就不配做船长或司机。因为是船长的船沉了,才使乘客有危险,船长就更有义务保护乘客。若是因不可抗拒的因素使船沉没,例如海啸、台风等,船长还可原谅;若是由于人为原因,这船长当真是罪无可赦了。天作孽,犹可脱;自作孽,不可活,即使他自杀都没人会救,更别提逃生了。中国武侠小说中常有这么一句话:剑在人在,剑断人亡。那些剑客们把自己的剑当作自己的生命,剑若被人弄断了,就抄起断剑往脖子上抹。境界更高一点的就是中国的侠义精神,那些大侠们都会誓死坚守职责。不单中国有这种精神,欧洲有骑士精神,小日本有武士道精神。日本的将领总是随身携带两把刀,一把长,一把短。长的刀用来杀敌,电视中经常会看到留着八字胡的日本军官,一边挥动着手中的长刀,一边喊着八格丫路。一把短的则是用来失败时切腹的。如果这艘船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