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农村金融供需现状分析傅颖【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刮起了新农村建设之风,农村金融发展的好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村金融在供需方面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和差异化的特征。本文通过围剖析苏南农村金融的现状,以苏南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状况为立脚点,探索农村金融供给不平衡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关键词】农村金融;苏南;供求平衡一、引言20XX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会议,全面分析我国“三农”工作形势和任务,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农村金融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影响我国综合实力水平,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能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的健全的金融平台。二、苏南地区农村金融供需现状本文选取苏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50个农户作为调查对象来分析该地区农村金融供需的现状。(一)苏南农村金融需求现状1.农户支出和融资用途农户的主要支出包括日常生活支出、农业生产支出、住房支出、医疗支出、结婚支出、生意投资,这些都是农户的融资需求。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生意投资、教育支出、日常生活支出占比位列前三,农户为满足生意投资需求,加大融资力度,农户金融需求向多元化、深入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2.各类农户的融资需求针对农户收入来分析其融资需求,将收入为1万以下的农户归为低收入农户,收入为1-7万归为中等收入农户,7万以上的归为高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融资需求较小,而中等收入农户融资需求大,其中收入为三万到七万的农户中,借款覆盖率超过60%,贷款主要用于生意投资、住房等支出。高等收入农第1页共4页户主要将贷款用于生意投资,实现经营转向,发展壮大从事行业规模。而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特点与中高收入农户有着明显差别,其资金用途较单一,生产性需求资金相对于生活性需求资金来说占比较小,用于满足自给自足,金融需求小。针对农户职业来分析其融资需求,从事职业涉及生意往来则融资需求较高,从事服装加工贸易农户贷款率达82.14%,进行草皮贩运的农户贷款率约80%,种植大户的融资需求相比前两者有所降低,占比约57.14%,其他职业贷款率为25%。3.农户的融资渠道一部分人农户存在资金需求问题会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并从中顺利贷到款项,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贷到款项的比例不高,从农户借款情况来看,有过贷款经历的有56%,有54家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其中大部分农户选择向农商行和農行贷款,从正规渠道贷款的农户占总贷款的42.86%。非正规渠道借款有72户,占农户借款的57.14%,其中亲友借款占46.43%,民间金融组织借款比例较小。(二)苏南农村金融供给现状1.面向苏南农村的金融机构设立情况调查发现平均每两公里范围内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有四家,其中农行和农商行直接以服务“三农”作为市场定位,并推出一系列的小额贷款优惠政策,7成受访农户表示以“三农”为服务重点的金融机构少,存贷款选择余地小。2.苏南农户的贷款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贷款农户中只有42.86%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中有过贷款记录,在这42.86%的农户中,12.6%的农户有1到5万的贷款经历,3.6%的农户贷过5到10万,5.4%的农户曾经贷过10万元以上。此外超过半数的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除去这些已经贷到款项的农户,有部分农户因无贷款渠道而放弃贷款。三、苏南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的原因(一)苏南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缺位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网点逐渐退出,第2页共4页金融服务也有一定程度缩减,有的乡镇甚至难以看到金融网点的踪影,农户普遍反映金融机构少,金融服务不周全。苏南地区农村大多是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信社,邮储从以往只吸储到现在向农户贷款转型,贷款业务处于起步阶段,直接与农户链接的仅有农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从非正规金融机构来看,村边无较为醒目的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二)农户自身认识有缺位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农户遇到资金需求首先想到向亲戚朋友借款,而很少选择金融机构。由于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印象还停留在贷款程序复杂、审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