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6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2.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东周①建立:公元前年,迁都,史称“东周”。②分期: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二、春秋争霸1.著名的霸主:、、等。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⑴人名:⑵原因:①②③3.城濮大战①时间:公元前世纪后期②交战诸侯国:国和国③结果:军大败军,成为中原霸主。4.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三、战国七雄1.形成:⑴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三家,瓜分晋国。⑵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⑶战国七雄:。1.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各有什么特点?2.著名战役:、、等。3.长平之战①时间:公元前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②交战诸侯国:国和国③结果:军大败。④影响:【巩固练习】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是春秋五霸中的()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王嬴政2.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A.晋文公B.秦穆公C.齐桓公D.楚庄王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4.下列历史人物中,不是春秋时期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王嬴政5.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楚B.齐C.秦D.燕6.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7.阅读下列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请回答:(1)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2)管仲相桓公有何成效?【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连年战争和激烈的社会变革,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成语。请与同学合作,查阅有关资料,找出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至少10个),并选择其中一二个成语讲述它们所指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