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通信电源系统施工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围:新建XXXX工程通信电源系统的施工。2.设计情况:按设计图纸和文件进行施工3.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机房调查—设备开箱检查—设备安装—蓄电池安装—线缆布放—设备加电试验—竣工通信电源施工工艺流程图4.施工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进行图纸审核,熟悉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辨识危险源及危险因素,制定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2/18对拟建工程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就审核调查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与设计共同确认并落实具体解决方案,必要时需要设计变更。严格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如设计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工程施工档案。编制工程设备和材料、施工机械及工器具设备以及仪表的需用计划等。4.2外业技术准备调查机房既有设施、设备的状况,编制安全保证措施;与机房管理单位签订安全配合协议;收集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进行现场调查,建立临时设施,满足施工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电源单项设备上电检验之前,应确认设备配线正确、外部电源正常、接地良好。检验所用仪器、仪表应经计量检验,并在计量检验有效期内使用。5.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5.1设备开箱清点和外观检查通信电源设备及线缆运到现场后技术员会同监理、业主代表、供货商共同开箱验货,应对照装箱单及合同清单,对设备器材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备件、资料亦应清点登记,妥善保管。凡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器材不得使用。通过观察检验物品的完好性,如机柜、机箱有无变形;机柜、机箱有无严重回潮;轻轻振动机体,检查是否有因运输而松动的元器件及连接件。继电器、接触器和开关应动作灵活,接触紧密,无锈蚀、损坏。紧固件、接线端子应完好无损,且无污物和锈蚀。蓄电池硫酸无外溢,贮存期不超过6个月,密封阀无松动或遗失,蓄电池的单端电压的开路电压大于2.13V。印刷电路板无变形、接插件接触可靠、焊点光滑,无腐蚀、外接线。设备柜内外配线应无缺损、断线,配线标记应完善;接线应紧密,无松动现象,无裸露导电部分。设备的接地符合图纸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连接牢固、接触良好。5.2电源设备安装5.2.1划线打孔根据柜体尺寸大小和室内地面荷载力预制设备底座,除锈刷漆,做好接地。设备底座顶部宜高出室内抹平地面10mm,当地面铺设防静电地板时,设备底座顶部与防静电地板应等高。3/18电锤应在十字线中一心十字线不清楚时应加重按照施工图纸摆放设备底座,底座距离墙的净距不应小于800mm。在底座四个对地安装孔位做出标记后移开底座。在打孔前,可先用样冲在孔位处凿一个眼,以帮助钻头定位。打孔深度为膨胀螺栓套管长度和锥头之和,确定孔深后,固定冲击钻定位杆。孔眼要求垂直,不得成喇叭状。打孔5.2.2底座安装将膨胀螺栓放入打好的四个孔内,用橡皮锤打入孔内,膨胀螺栓套管应全部没入孔内。将设备底座对地安装孔套入膨胀螺栓,在膨胀螺栓上依次套上平垫片、弹簧垫片、螺母,旋紧螺母将膨胀螺栓套管拉爆。相邻底座要排列整齐,同一列内底座的机柜正面一侧应平直成一条直线,每米偏差不大于3mm。5.2.3机柜安装将交流自切配电设备、高频开关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等设备搬至底座上,安装孔与底座上的设备安装孔对齐。将安装螺栓套上平垫片自上而下穿过安装孔。在安装螺栓套上平垫片、弹簧垫片、螺母,旋紧螺母。用水平仪放在机柜正面、侧面,看水平仪的气泡是否居中,不居中,说明机柜安装不水平,可加垫片调整。4/18水平检查用吊线铅垂检查,机柜底部和上部垂直误差小于2mm。垂直度检查用手推动机柜上部,机架应无晃动。将相邻安装的机柜顶部用连接片固定。5.3蓄电池组安装电池架需组装时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组装,组装完的电池架应稳固。蓄电池应排列整齐,距离均匀一致;蓄电池连接应接触良好。安装蓄电池所用的工具应注意绝缘,防止短路;正、负极连接正确,连接电缆应尽可能短。蓄电池与充电器或负载相连接时,电路开关要放在“断开”的位置;严禁接反极性或短路。电池之间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