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历史1-6课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序号直接填入题后括号内。)1.右图是我国商周时期在西南地区盛行的——种青铜文化的代表,它出现于()A.长江三角洲B.成都平原C.珠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2.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3.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了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的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A.已经会人工取火B.过着群居生活C.种植粟D.会制造陶器4、右图是什么人头部复原像()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5.活动中,老师让刘欣欣同学做组长,她却让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深有感叹:这是______的再现啊()A.战争B.禅让C.世袭D.暴力6.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7、右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2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人遗址8、“有的墓随葬品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9.“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玉米B.水稻和小麦C.粟和小麦D.粟和水稻10.孙中山词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的是A.蚩尤B.黄帝C.女娲D.大禹1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尧时期B.舜时期C.禹时期D.黄帝时期12、.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A.“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1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B.玉器加工业C.青铜器制造业D.制瓷业14.造型雄奇、工艺高超、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A.象尊B.四羊方尊C.司母戊鼎D.犀尊1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A.夏朝B.商朝C.西周D.商周16.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A.乐器B.食器C.盛水器皿D.装饰品17.东周开始于()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771年D.公元前770年18.“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目前我们的课本即采用了这一成果。据此,请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A.470年554年275年B.407年550年260年C.450年554年275年D.470年550年275年19.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3()A.纣B.启C.幽王D.桀2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配伍选择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舜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半坡原始居民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尧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山顶洞人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禹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河姆渡原始居民三、判断辨析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1.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3、从人种起源看,不同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5.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说明他们已过着定居生活。()6.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7、舜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8.大汶口原始居民已经能制造黑陶和白陶。()四、识图题(一)读右图回答(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4(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旧时代被称作什么时代?(二)、(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