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城郊型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肃州镇城郊农业发展调研报告肃州镇是XX县区城郊的农业大镇,多年来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做了积极贡献,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绩。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后,如何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城郊农村经济,成为肃州镇亟需思考的问题。根据要求,通过对肃州镇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汇报如下:一、肃州镇基本情况肃州镇位于XX县区西郊,东连市区沙州镇,西连青海石油管理基地,南靠敦七公路开发区,北与黄渠乡接壤,敦煌XX县区主干道阳关路横穿东西,XX县区古城路南北贯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镇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万亩。辖祁家桥、魏家桥、板桥、武威庙4个城郊村,5826户,2.1万人,20XX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3.95亿元,农业增加值1.75亿元,增幅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411元,增幅13%,预计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38元。二、城郊农业发展现状(一)、肃州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不断夯实各项服务措施,抓示范促带动、抓培训促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优质林果产业。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采取宣传发动、政策拉动、科技推动的强力措施,大力推进以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产业,目前全镇栽植葡萄11434万亩、枣树2990亩。投资635万元建成了肃州镇设施葡萄园区,被列为XX县区级农业园区,建成了肃州庙、孟家桥、河州堡3个百亩葡萄土地流转示范片。2、优质瓜菜产业。肃州镇地处城郊,因特殊的地理位置,第1页共6页历年来有种菜、种瓜的传统,涌现出我市“辣椒大王”祁兴基,瓜棉套种状元王宏等,截止目前,已形成祁家桥、魏家桥、武威庙、孟家桥、河州堡、肃州庙6个200亩以上示范片,完成大棚蔬菜300亩,新建日光温室150亩,全镇种植瓜菜面积达到13000亩以上。3、养殖产业。立足镇域优势,通过建点示范、政策引导、算账对比等措施,建成高标准设施养殖示范小区2个,五年来新增肉羊1.8万只,新增规模养殖户200户,调引种公羊50只,新增肉牛300头,目前全镇畜禽饲养量达到了17.8万头(只),户均畜禽饲养量达8.5头(只)。4、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努力创造发展环境,积极构筑发展平台,重点在祁家桥、魏家桥、板桥等村大力发展商贸、餐饮、宾馆服务业,使全镇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85万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6%。(二)、肃州镇加快城郊经济发展的一些做法近年来,我镇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在发展城郊经济上形成了一些适合自身发展的思路。按照“科学布局、扩张规模、完善功能、彰显魅力”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城郊的祁家桥、魏家桥、板桥等村发展以住宅、商贸、娱乐、餐饮为主的商贸服务业,助推城郊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在祁家桥村一组开发建设高标准出租公寓和配套设施,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规划建设外来人口生活服务区和劳务市场。二是依托沿党河风情线和湿地公园优势,在祁家桥村、高台堡村发展以农家客栈、农家餐饮、田园采摘为主的农家旅游观光区。三是依托北外环线和敦格铁路过境及铁路货站建设,大力发展以专业市场、矿产流通、物流中心为主的仓储物流集散区。四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通镇域内“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打造“四纵四横”的产业框架。(三)、存在的问题第2页共6页1、种植业比重偏大。虽然经过了四、五年的调整,但种植还是很单一,主导产业仍以棉花为主,特色产业不明显,种植业收入不够稳定。农民收入的增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农产品市场价格来决定。所以在调整中,应在不断增加种植业产值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和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并注重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问题。2、林业比重偏低。林业是基础产业,重在对农业及社会发挥生态效益,要克服重经济轻生态的倾向,加大种草植树力度,加快其产业及生态两大体系建设步伐,在提高其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大经济效益。3、畜牧业比重应继续提高。为不断满足社会有效需求和不断扩大市场空间,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