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测试题1.简述现代主义风格特点:(1)重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提高设计的科学性,注重使用功能性,注重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2)注重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3)鼓励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造出合理的房屋,注重建筑的经济性。(4)主张建造建筑的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5)注重建筑空间的建筑主角,认为空间比平面、立面更重要。(6)废弃表面的外加的建筑装饰,认为建筑没的基础,建筑装饰处理的合理性、逻辑性。2•台基:①台基最初是为了防水;②防潮而抬高室内地面;③台基最后演变成了体现外观尺度和建筑等级的需要;④高耸而宽大的台基既增加了建筑的体量,又增强了建筑造型的稳定感;⑤台基通常由台明、台阶、月台和栏杆四个部分组成。3.大木作:在中国古代的木构架建筑中,把由柱、梁、枋、檩等组成的主要结构部分称作大木作。相对于大木作而言,装修部分则被称作小木作。(宋代)4•斗拱的作用:①上下传力,承托和出挑屋檐部分的重量,它扩大了柱头支座的受力面积,增加了支点,减小了梁的弯矩和剪力。②向外出挑,使屋面外延,保护建筑,使建筑防水性增强③起到装饰作用,多用于装饰和标志等级④斗拱多为榫卯结构,抗震性能优越。5.屋顶的组成: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6.宋代《营造法式》,由李诫修编。7.园林:按地域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按使用者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8.绘制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画图题)9.“茅茨土阶”:古代一种建筑构造形式,“茅”字是指用茅草的屋顶,在古代人们还没有掌握利用木材建造房屋,就用茅草堆砌“土阶”就是把素土夯实,形成方台,把建筑建在上面。10.紫禁城(故宫)从外到内五个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11.吉萨金字塔群:门卡乌拉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在建造金字塔的同时,还在河谷神庙旁建造了守护神斯芬克斯像(狮身人面像。12.柱式的定义:古希腊建筑中柱子的额枋和檐部这些构造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的这套做法被古罗马人成为柱式。13.雅典卫城的组成部分:①卫城山门;②胜利神庙;③帕提农神庙;④伊瑞克提翁神庙。14.绘图题,绘制尼姆水道桥的透视图17.绘制希腊柱式图19.《建筑十书》是由古罗马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大约在公元前32~前22年完成的建筑理论著作。20.巴西利卡:它是由中间相对高大的长方形大厅式空间同两侧相对低矮的侧廊空间组成的,侧廊多为两层,这种空间形式就叫做“巴西利卡”。21.文艺复兴:十四至十五世纪,修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关系已经产生,就同封建制度在宗教、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进行激烈斗争,这时期主要的历史进程中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以意大利为中心。22.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历史意义: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是突破教会精神专治的标志,突破了哥特式建筑形式的局限。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施工上,都是一个飞跃,标志这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飞跃。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者:伯鲁乃列斯基。23.中国建筑为什么多采用木结构?(自然条件说、经济合理说、宗教观念说)中国古代木结构体系作为一种主流的建筑类型,必然有其优势所在。①材料来源广泛;②木构架的抗震性能优异、适应性强;③高度定型化,便于施工;④便于加工和运输;⑤利于迁移和维修。24.常用台阶形式25.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角柱比当心间两柱高二至十二寸,使檐口呈平缓的曲线,这种做法在《营造法式》中叫做“生起”。26.侧脚:为了增加建筑形式和结构的稳定性,宋代规定,建筑的外檐柱前后均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均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倾斜,这种做法叫“侧脚”。27.造园六要素:山水树、石屋路。28.中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