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线解剖讲解(非常经典)骨盆X线解剖(图文)IS1器股骨丈粗隆图1骨盆正位片(1)髋骨的X线解剖常规投照正位(图1)。在X线像上,构成髋骨的三个部分融合于髋臼,可清晰分辨。髂骨翼的内侧1/4影像与骶骨影像重叠,外侧3/4因有髂窝而韻关节股骨头股晋颈爼隆间暗韻臼坐骨下支较透亮。髂嵴阴影较致密,边缘不光滑,外侧可见髂前上棘影,髂后上棘则重叠于骶骨影内。弓状线及骨盆腔内侧壁形成复合影像,外侧可见弧形的髋臼阴影。髋臼阴影的上段粗而致密,中段较细,它向下绕过髋臼切迹前部的下缘,与耻骨体的内面形成一条“U”形的致密线,称为泪滴线(Koekler泪滴),泪滴线二脚之间的距离,即髋臼窝的厚度。髋臼内下方的透亮影为闭孔。闭孔影的上界是耻骨上支、外侧界是坐骨体的下份,坐骨结节阴影与其重叠。坐骨棘的阴影呈三角形突向盆腔。(2)骨盆的X线解剖骨盆一般投照前后位,检查骶、尾骨时可加照侧位,检查骶髂关节时应加照45°斜位,产科骨盆测量另有其特殊投照方法。骨盆前后位片上,骶骨中线应通过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左右对称,关节间隙下半部分可以显示,上半部常投影出模糊双线影。界线的影像在女性呈卵圆形,在男性略呈鸡心形。髂嵴连线影正好通过第4、5腰椎间隙。由髂嵴影向外可追踪到骼前上、下棘,由髂前下棘到股骨颈外上缘的连线称髂颈线,用以判定髋关节是否正常。正位片上,可以测量耻骨下角,男性为锐角,女性为钝角。女性骨盆径线的测量,可以采用正位(见图1)和侧位。正位片上,界线影像最远点连线为入口横径,正常为12.3cm;两侧坐骨棘连线为中骨盆横径,正常为10.5cm;两侧坐骨结节间距为小骨盆出口横径,正常为11.8cm。侧位片上,耻骨联合后缘上端到骶骨岬连线为小骨盆入口前后径,正常为11.6cm;耻骨联合后缘下端和坐骨棘中点的连线延长到骶骨的前缘,为中骨盆前后径,正常12.2cm;耻骨联合后下缘到骶尾关节的连线,为小骨盆出口前后径,正常11.8cm。(3)髋关节的X线解剖常规拍摄正位(见图1)和侧位X线片。正位线片上,因髋臼三骨之间以“Y”形软骨相连,融合之前,表现为横行带状透亮影,其宽窄随着年龄变化而改变。年龄越小此透亮带越宽;年龄越大,透亮带变窄,15〜17岁左右消失。股骨头大部套在髋臼内,表面光滑,为致密的细弧线。头的中心偏后下部有一小凹陷,是股骨头凹,有时可投影到股骨头弧线内侧,显示为小环形透亮圈。侧位片上,中央的凹窝是髋臼,呈半圆形的致密线腕关节及手X线解剖(图文)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学骨基底部'舟状月I第g堂骨(干)第3学骨(千)——环倩三角骨犬藝兔匡指1石关巧、_—--d•:;'.间壬卞丢指V(干第常拿腕去干豆骨钩XCTMR.co尺骨■图手骨及腕关节X线像腕骨的X线解剖常规X线片包括腕部后前位及侧位片。后前位(图2)片上,桡骨下端膨大,它向外下方伸出的尖部为桡骨的茎突。下端远侧的致密边缘是腕关节面,与它相对的腕骨是手舟骨和月骨,其间相隔的透亮带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外侧半。尺骨下端的膨大是尺骨头,伸向内下方的突起是茎突。尺骨头的远侧与三角骨相对,两者之间有较宽的透亮区,是桡腕关节间隙的内侧半和桡尺远侧关节的关节间隙。因分隔这两个关节的关节盘不显影,所以关节间隙显得特别宽阔。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形成一凸向近侧的弧形带状影,与桡、尺骨的远侧面相对。豌豆骨呈圆形,与三角骨重叠。大、小多角骨的近侧缘与手舟骨相对,远侧缘分别与第1、2掌骨底相对。头状骨与第3掌骨底相对,钩骨与第4、5掌骨底相对。钩骨钩呈致密的圆圈影重叠于钩骨的影像内。侧位片上,与桡腕关节对应的为手舟骨和月骨,月骨的远侧面呈弧形,与头状骨对应。舟第一学远节指骨图2手骨及关节正位X线像掌骨、指骨的X线解剖常规摄后前位,掌骨底略呈方形阴影,掌骨头阴影呈球形。远节指骨末端呈膨大的阴影。肘关节及前臂骨X线解剖(图文)来源:影像园作者:admin【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第五拿三却骨丿出图1肘关节正侧位X线肘关节的线解剖肘关节常规线片包括伸肘前后位及屈肘°的侧位(图)。正位像肱桡关节间隙清晰,呈下凹的浅弧形;肱尺关节间隙有尺骨滑车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