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交易所2008-2012年度战略规划上海期货交易所一、回顾与展望(一过去五年取得的成效对于证券期货市场而言,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国证监会的集中统一监管下,上海期货交易所经过五年的努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期货市场改革创新,市场功能有效发挥,市场效率明显增强。上海期货市场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相关工业品行业的风险管理平台和专业期货投资者的资产管理平台,为下一阶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过去五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取得了以下八个方面的成效:一是通过完善交易规则及风险管理办法、配合落实“五位一体”监管机制、实施市场动态分析和风险动态跟踪制度等一系列举措,风险管理跃上新台阶;二是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向好、市场政策舆论环境的改善、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公信力的提高,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三是市场功能有效发挥,“上海价格”、“上海规则”得到广泛认可;四是投资者教育成效显著,提高了投资者规范、诚信、理性运作的自主意识,市场基础进一步夯实;五是产品、技术创新富有成果,先后上市了燃料油、锌、黄金等期货新品种,新一代交易所系统顺利上线并高效运行;六是积极推进同国内外业界及有关方面的交流合作,市场影响不断扩大;七是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市场主体关系进一步理顺;八是加强党政班子建设,推进人力资源改革,党风廉政和队伍建设不断深化。(二目前市场的阶段性特征五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但“新兴加转轨”的基本阶段性特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体到上海期货交易所,“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现有交易品种发展不平衡,石油、钢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品种还未推出,难以适应相关企业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制约了市场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金融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较小,影响了市场定价能力的有效发挥;三是市场参与者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期货是风险管理工具,期货市场自身的风险也需要管理”的两个风险意识,科学理性利用市场工具的能力不强;四是会员内控机制还没有上台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管理能力;五是相关商品还存在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对市场平稳运行还有影响。(三未来五年面临的机遇挑战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对于上海期货交易所而言,未来五年将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机遇:一是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对商品期货的巨大现实需求;二是期货市场已具备积极稳妥发展的良好法律政策环境;三是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为商品期货市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上海期货市场定价中心的打造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五是国际期货市场的创新潮流和资本流动将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推动力。上海期货交易所同时还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由于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以及政府调控的深入进行,交易所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二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动和相关大宗商品市场化的改革将影响交易所产品创新的进程;三是市场资金来源的日趋多样化将增加风险管理、市场开发以及投资者教育等各项工作的难度;四是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带来对技术系统稳定和支撑能力的挑战;五是各类金融机构竞争的加剧对交易所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目标与策略(一一个五年目标上海期货交易所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拓展期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防范市场风险,强化一线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和行业竞争力,立足稳健运行和稳步发展,促进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长期目标是:建设成为规范、高效、透明,综合性、国际化的衍生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在亚太时...